不同期的糖尿病肾病+蛋白质摄入,这样吃?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一、蛋白质摄入量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
血管并发症。患者除糖尿病外,还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临床特征是:持续蛋白尿、高血压、氮质血症和水钠潴留等,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改善
血糖、血压和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可使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延缓。正常蛋白质摄入量(15%~20%)似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无关,但蛋白质摄入量长期超过20%总能量对肾脏损伤发展的影响仍未明确。糖尿病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研究发现,
尿蛋白排泄率和低肾小球滤过率随蛋白质摄入(每日0.8~1.0g/kg)低而得到明显改善。
二、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的饮食营养要点:
糖尿病肾病一般分5期:
第一、二期:不易察觉也很难诊断,故难以作饮食处理。
第三期:为微量蛋白尿期,临床常规微量蛋白尿检查可被检出。能量供给量应满足机体的需求,碳水合物总量应占总能量的50%,蛋白质为每日0.8~1.0g/kg,约占总能量的20%以下,可用鸡蛋、牛奶、瘦肉、鱼等,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等。可用
脂肪补足其余不足的能量、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如菜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等。
第四期:为大量蛋白尿期,患者往往伴有浮肿和高血压。此期碳水化合物脂肪供应同第三期,蛋白质为每日0.8g/kg,要特别选择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蛋清、牛奶,可用海参、海蜇皮等。有高血压及浮肿者应限制钠盐2~3g/d,当每日尿量<500ml时,要严格控制钠盐,并限制水分摄入,每日摄入量要≤1000ml。
第五期:为终末肾病期,此时血尿素氮、肌酐已经增高,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一星期可连续6天低蛋白饮食0.6~0.7g/kg,第7天自由饮食,以减少氮质潴留,又要避免低蛋白血症。必须限盐限水,如有高血钾则不能用动物内脏、肉类、鸡、鱼、花生、豆类、蘑菇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该用蛋类、猪血、面筋、藉粉、凉粉、粉皮、菱角等含钾量低的食品。
第五期为终末肾病期,此时血尿素氮、肌酐已经增高,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一星期可连续6天低蛋白饮食0.6~0.7g/kg,第7天自由饮食,以减少氮质潴留,又要避免低蛋白血症。必须限盐限水,如有高血钾则不能用动物内脏、肉类、鸡、鱼、花生、豆类、蘑菇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该用蛋类、猪血、面筋、藉粉、凉粉、粉皮、菱角等含钾量低的食品。
三、ADA(2006年)提出对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建议:
(1.)建议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0.8~1.0g/kg,慢性肾脏损害的晚期蛋白质摄入<0.8g/kg,限制蛋白质的饮食可改善肾功能指标(尿
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
(2.)影响心血管危险因子的医学营养治疗同样对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和肾脏血管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