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好血糖就够了吗?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好血糖就够了吗?

2017-12-22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那么如何预防糖网,避免失明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那么如何预防糖网,避免失明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之首,已成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在这些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会合并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少数患者会并发危及视力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黄斑病变。而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为:糖尿病患病后5~9年,约10%发生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病15年后,约50%发生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病25年后,80%~90%发生视网膜病变。一般来说,患上糖尿病的时间越久,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会就越高。

  早期处理可避免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共有6期,1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2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3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4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5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6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并发视网膜脱离。其中1、2、3期为非增殖期(没有新生血管形成),4、5、6期为增殖期(有新生血管形成),是在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糖网致盲是不可逆的,然而这种失明的结局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预防糖网发展至严重后果要越早行动越好!在非增殖期就进行干预,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内分泌医生定期应要求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糖网早期(非增生期)可以选择微血管保护类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药物来延缓糖网的进展。糖网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并发症,多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羟苯磺酸钙药物是目前唯一延缓糖网进展的血管保护药物,它可修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出血,减轻或消除视网膜水肿,另外,它还可抗氧化应激,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和毛细血管堵塞的风险。如果糖网早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进展到一定的程度则需要手术处理,且疗效有限。

  防治糖网需要三管齐下

  对于糖网防治要从全身及眼部同时控制,全身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血糖控制要赶早

  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预防糖网的发生并阻止其进展。研究发现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减少四分之三的糖网发生,同时减少一半的糖网进展。因此全身的管理成本最低,获益最大。但是控制血糖要长期坚持,至少保证3年的良好血糖控制才能获益。血糖控制存在代谢记忆,也就是说在糖尿病早期严格地控制血糖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而那些在糖尿病早期对自己要求不严,到了晚期才严格控制血糖的人为时已晚,这时对慢性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意义不大。糖化血红蛋白较低,糖网的发生率也较低,著名的UKPDS研究结果表明:将糖化控制在7.0%~7.9%的范围内,12年后糖网的患病率降低了12%,将糖化从7.0%~7.9%降到6.0%以下可使糖网的风险进一步降低30%,但是这样做却使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了,因为这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具体的控制目标应该有内分泌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对于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要适当放宽,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控制血压可以缓解糖网进展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之外,亦要控制好血压,研究表明血压控制可以缓解糖网进展。但血压控制不像血糖控制,不具有代谢记忆现象,需要长期坚持。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人担心这种药物的使用会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2014年版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指出,糖网不是阿司匹林使用的禁忌证,指南中所述ETDRS研究称并没有证据证明每天650毫克的阿司匹林有延缓或加速糖网的进展,也没有证据证明阿司匹林会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因此正在服用阿斯匹林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了糖网需告知医生,听取内科医生的建议。

  血脂管理也和糖网密切相关

  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得出结论:严格的血脂控制可使黄斑局部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手术的需求下降30%。糖网防治的三个重要指标之一就有血脂,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张教授特别指出降脂药非诺贝特在糖网防治中的作用,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非诺贝特已经被批准治疗糖网,而在中国该药目前在中国的适用证只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他汀药和非诺贝特降脂联用要谨防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用药过程应加强监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