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防治目标是防止其发生和发展,重在预防。治疗上尚无特效的方法,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控制有可能导致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⒈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肾病各种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延迟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并延缓微量白蛋白尿向临床蛋白尿发展的进程。在药物的选择上并不强调必须使用胰岛素。临床上降糖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强化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了尽可能地防止微量蛋白尿的发生,建议应尽早地强化血糖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2.饮食治疗
低蛋白饮食可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正常低限[0.8-1.0g/(kg·d)]为宜;肾功能不全时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g/(kg·d)之间,并以动物类蛋白为主。为避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在低蛋白饮食时应保证足够热量的摄入。有条件的患者可加用α-酮酸制剂。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应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盐分,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3.改善生活方式
吸烟是2型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肾功能的恶化相关。戒烟可以使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减少30%。因此,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戒烟。控制体重也是一个重要措施。有研究发现,使超重患者的体重指数下降,可达到稳定肾功能、显著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9[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4.控制血压
高血压在肾功能衰竭进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同样重要。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越低,肾功能下降速度越慢。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应在130/80mmHg以下,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压的水平要低。在降压药物选择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作为首选,必要时联用2种到2种以上的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等),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血钾的变化。
5.调脂治疗
糖尿病患者常伴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也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下降及增加病死率。通过合理饮食、减肥、血糖控制,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当经过血糖控制和饮食治疗不能达到目标时,可予以降脂药物治疗。以甘油三脂增高为主选用贝特类药物,以胆固醇增高为主者选用他汀类药物。建议治疗标准为: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mmol/L、甘油三脂(TG)<1.5mmol/L。
6.控制蛋白尿
蛋白尿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也应使用ACEI或ARB治疗以减少尿中白蛋白的排泄率。
7.减轻血管病变的某些措施
应用抗血栓药物(如阿斯匹林、双嘧达莫)或活血化瘀的中药能延缓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
综上,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早期、综合防治。普通人群应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后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便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