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ii头条】2015年糖尿病最新疗法研究进展

【ii头条】2015年糖尿病最新疗法研究进展

2017-11-04 来源:糖尿食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致病机理、新型疗法及药物、以及同其它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层出不穷,2015年糖尿病研究领域都有哪些突破性的研究。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长玉教授指出,降低血糖并不是糖尿病治疗的唯一目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预防和减少低血糖风险或诱发的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才是最终目标。

 
  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致病机理、新型疗法及药物、以及同其它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层出不穷,2015年糖尿病研究领域都有哪些突破性的研究。

  一、糖尿病机制性研究

  【1】Plos medicine:抗糖尿病药物降低帕金森病风险得到人群验证
 
  2015年7月23日 生物谷讯 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medicine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服用格列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的糖尿病病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比服用其他类抗糖尿病药物的糖尿病病人低28%。
 
  【2】Cell:特殊遗传突变阐明对抗糖尿病药物的反应
 
  2015年7月6日 生物谷讯 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抗糖尿病药物会因不同个体机体DNA序列的较小的自然差异而表现出可变的效应。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重要的脂肪细胞分子PPAR-γ进行了研究,该分子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的作用靶点;PPAR-γ可以结合到DNA开关上从而开启基因的表达或关闭。
 
  研究者发现,调节性开关DNA序列的自然遗传差异或可帮助确定是否PPAR-γ和TZD药物可以开启其它基因的表达;研究者Soccio说道,本文研究的意义远不止PPAR-γ和TZDs的研究,而是对基因组中调节健康和疾病生理学特性的所有药物靶点进行探询;目前所有处方药的20%都是一些甲状腺激素类药物以及靶向作用和PPAR-γ相关的细胞核受体蛋白的甾类药物。
 
  【3】Plos one:遗传分析发现肥胖和糖尿病新致病基因
 
  2015年7月3日 生物谷讯 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例极度肥胖的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DNA测序分析,发现了一个导致人类肥胖和糖尿病发生的新致病基因。
 
  众所周知,体重的调节过程需要许多基因的参与,目前已知有超过30个基因发生有害突变后会导致人类发生极度肥胖,与此相类似,也有许多基因在发生改变之后可能导致II型糖尿病的发生。部分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与囊肿性纤维化和亨廷顿氏病完全相同,是通过家族遗传而导致发病。但目前对于极度肥胖和I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多少比例是通过家族遗传的方式进行仍不清楚。

  【4】Nature Medicine:miRNA-200可诱导ii型糖尿病产生
 
  2015年6月22日 生物谷讯 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发现,小RNA(microRNA-200家族)与胰岛B细胞的存活和糖尿病的形成存在着很大关联。microRNA是一类大约在22个碱基的单链RNA分子,可以通过讲解可以互补配对的信使RNA而抑制蛋白质表达,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类RNA在体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miRNA-200家族在进化上存在着五大保守类群,可能参与了细胞分化、上皮细胞到间叶细胞的转化和转移。

  【5】mBio:小心!!!细菌可能会引起ii型糖尿病
 
  2015年6月2日 生物谷讯 Iowa大学微生物学家最新发现,细菌甚至是我们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疾病-ii型糖尿病的病因。
 
  Iowa大学Carver医学院微生物系教授Patrick Schlievert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长期暴露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毒素下的兔子,可以产生ii型糖尿病的标志性症状,包括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受和系统性炎症。"我们可以在兔子上再现ii型糖尿病,仅仅通过慢性地暴露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Schlievert说。
 
  【6】为什么糖尿病治疗药物会让人变胖?
 
  2015年3月27日 生物谷讯 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针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罗格列酮可导致体重增加这一副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PPARγ在AgRP/NPY神经元中激活,AgRP表达增加是导致该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7】Nature medicine 华人研究:吸烟易引起糖尿病发生
 
  2015年3月26日 生物谷讯 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华人科学家Ming-Hui Zou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激活脂肪细胞中的蛋白激酶AMPKα2,导致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脂解过程,虽然出现体重下降,但是会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之前研究发现,吸烟会促进人体重降低,但同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隐藏在背后的分子机制一直未有研究。
 
  【8】科学家揭示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分子联系
 
  2015年2月24日 生物谷讯 美国UCSD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炎性分子LTB4能够促进胰岛素抵抗-引发ii型糖尿病的第一步。另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遗传学手段敲出响应LTB4的受体,或者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阻断LTB4受体的功能会提高肥胖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相关结果发表在2月23日nature medicine 杂志上。
 
  "这项研究十分重要,因为它揭示了ii型糖尿病发生的根源"。本篇文章的通讯作者Jerrold M. Olefsky博士说道,"现在我们了解了LTB4是引发胰岛素耐受的的炎症因子,我们可以因此通过抑制LTB4的活性打破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联结。"

  【9】Nature Immunology:健康脂肪帮你对抗ii型糖尿病
 
  2015年2月3日 生物谷讯 澳大利亚沃尔特伊丽莎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最近在Nature Immunology 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表示,抑制脂肪组织的炎症作用或能帮助预防甚至扭转ii型糖尿病,这一点已经在实验室模型上得到证实。
 
  ii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澳大利亚有超过85万人患有ii型糖尿病。而这种糖尿病通常与生活方式相关,比如肥胖或者高血压。ii型糖尿病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靶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不能适当的对胰岛素产生反应,从而无法正常调节血液内过多的葡萄糖。而这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肥胖患者一直被解释是脂肪组织长期而微量的炎症反应的结果。

  二、糖尿病新型疗法、药物的研究

  【1】IJNP:研究发现纳米技术可应用于帮助糖尿病伤口愈合
 
  2015年8月11日 环球网讯 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了银离子敷料的方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减少受感染威胁。 敷料材料由成本低廉的醋酸纤维素制成的纳米纤维材料组成,这些纤维经过静电纺处理,添加进银纳米粒子,在发挥银离子良好的防菌特性时,又不会产生金属中毒现象。解决了糖尿病症有抗血液凝固作用并降弱免疫系统功能,而导致糖尿病患者在开放性伤口后往往有严重感染的问题。
 
  【2】Diabetes Care:二甲双胍降低糖尿病人的胆固醇水平
 
  2015年8月10日 生物谷讯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二甲双胍或许还会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尤其是可以使得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
 
  文章中研究者对加入德国大规模研究KORA的参与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来自参与者的1800份血液样本,利用一种综合性的手段科学家们调查分析了参与者机体的代谢产物及参与者机体的遗传特性。结果显示,对ii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改变患者机体的代谢产物的水平,而二甲双胍的服用和患者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下降直接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3】Sci Rep:治疗1型糖尿病的潜在疗法
 
  2015年8月4日 生物谷讯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展示了他们利用抗炎性细胞因子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研究者表示,利用免疫细胞产生的白介素-35治疗小鼠就可以通过维持小鼠机体的血糖及免疫耐受来逆转或治愈患1型糖尿病的小鼠。
 
  目前引发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对T1D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疫调节性T细胞可以通过产生促炎性破坏性蛋白质替换保护性的抗炎性蛋白来改变自身的功能。
 
  【4】Cell metab:糖尿病和脂肪肝治疗新策略
 
  2015年7月21日 生物谷讯 来自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降低糖尿病病人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脏内一种高浓度的脂质分子可以快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
 
  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中过表达酸性神经酰胺酶能够使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正常水平。当身体内脂肪酸过多而机体不能及时将其消耗,多余的脂肪酸会转变为神经酰胺,而过多的神经酰胺会影响胰岛素信号,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生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5】Nature medicine:冷冻治疗糖尿病已见曙光
 
  2015年7月15日 生物谷讯 近日,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慢性冷冻刺激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病人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了43%。这表明利用冷刺激治疗糖尿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6】JAMA:口服胰岛素胶囊或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2015年7月6日 生物谷讯 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验证了一项棘手的问题,即如果药片包含有给病人注射的相同药物,那么其是否可以用来帮助抑制糖尿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文章中研究者确定了这种新型策略是否可以帮助治疗1型糖尿病,一旦证实有效,那么这种疗法或许可以有效普及到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1型糖尿病常常高发于儿童中,研究者对400名儿童和成年人进行研究,调查了这种实验性的胰岛素胶囊是否可以有效抑制或减缓1型糖尿病的发病。
 
  【7】AJPEAM:棕色脂肪移植物或可有效逆转1型糖尿病发病
 
  2015年7月3日 生物谷讯 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通过对胰岛素缺失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胚胎棕色脂肪移植物可以在不利用胰岛素的情况下重新恢复小鼠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
 
  这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的研究论文中,研究者发现,棕色脂肪移植物可以逆转1型糖尿病,同时还会使得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恢复到正常水平。研究者表示,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棕色脂肪移植物可以有效减缓或抑制疾病的发生。
 
  【8】Nat Med:细胞对话帮助开发糖尿病新疗法
 
  2015年6月17日 生物谷讯 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细胞间的交谈或可控制机体对糖类的反应,理解这种细胞间的交流或可帮助我们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并且帮助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型疗法。
 
  研究者表示,他们在胰腺细胞间鉴别出了一种关键的“对话”,即一种名为尿皮素3的激素,尿皮素3可以同胰岛素一同释放,同时其还会减弱胰岛素的产生,Huising教授说道,在胰岛小岛中存在很多细胞间的交谈,其可以平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尿皮素3所提供的负反馈效应对于严格控制血糖的水平非常关键。
 
  【9】这次3D打印技术要让Ⅰ型糖尿病患者受益啦
 
  2015年6月2日 生物谷讯 最近,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办法–利用3D打印的支架对移植胰岛细胞进行保护。这种手术将健康捐献者的胰岛细胞移植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则是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类药物以防止身体对外来植入细胞产生排斥反应。有望帮助Ⅰ型糖尿病患者更轻松的管理自己的疾病。
 
  【10】Stem Cell Reports:干细胞移植可治疗II型糖尿病
 
  2015年3月22日 生物谷讯 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在国际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胰腺前体细胞移植对于II型糖尿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与糖尿病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这项研究表明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治疗方法或许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种可行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高脂喂养SCID-beige小鼠构建了患有II型糖尿病的免疫缺陷模型,研究发现在进行干细胞移植后,高脂饮食刺激不会影响胰腺前体细胞向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胰腺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并且这种细胞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接受了干细胞移植的小鼠在高脂饮食喂养下的葡萄糖耐受性,但其治疗效应要在干细胞移植24周后才会显现。
 
  【11】PNAS:好消息!糖尿病不用打针了
 
  2015年6月29日 生物谷讯 来自北卡罗莱娜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发明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片",这种智能贴片不仅可以检测到升高的血糖水平,而且,当需要的时候,贴片还可以向血流中分泌一定剂量的胰岛素。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
 
  这个贴片是一个很薄的方形,不超过一美分钱大小,上面覆盖着超过100个微小的细针,每个针大约像睫毛大小。这些微针上装有胰岛素和葡萄糖感应酶,当血糖水平升高的时候,这些微针即可以释放胰岛素。当然,也有人给谷君留言,这是从一针变成了100 "针"。

  【12】大麻对糖尿病患者的新用途
 
  2015年7月27日讯 生物谷讯 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ai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用一个小型试验发现,大麻可以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外周神经痛。
 
  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 Mark S. Wallace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16名患有糖尿病外周神经痛的患者,开展了一个随机试验。他们检查了吸入大麻的短期疗效和耐受性。每一名参与者接受了交叉设计的4种单一剂量,即安慰剂,低、中、高剂量的大麻。作者绘制出了自发疼痛,激发疼痛和认知测试的基线。受试者接受了雾化大麻或安慰剂,疼痛强度和疼痛的主观"强度"分数,在第一小时和另外三小时被测量记录。

  三、糖尿病诊断及预防类研究

  【1】Molecular Medicine:血检可预测数年后糖尿病发展
 
  2015年7月13日 生物谷讯 MRC临床科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首次表明1型糖尿病早期阶段的患者血液中有小分子循环,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就能检测出数年甚至几十年后的糖尿病生物标志物。
 
  目前医生诊断1型糖尿病主要依赖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如口渴、体重减轻和视力模糊等症状。但是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病人身体就已经出现了损害,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胰腺内细胞视为病原体。它攻击并破坏细胞,导致胰腺失去产生胰岛素的能力,而胰岛素控制着血液中糖的含量。病人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管理他们的血糖水平,但即便这样仍有可能患并发症的风险,如失明、肾衰竭和心脏病。
 
  【2】J Mol Med: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提前诊断1型糖尿病
 
  2015年7月10日 生物谷讯 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在患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血液中发现了一种循环的特殊小分子,同时研究者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简单血液检测手段,该技术可以在患者症状并未发生之前就可以对患者机体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
 
  研究者Mathieu Latreille说道,如果我们可以鉴别并且早日治疗患者,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帮助其避免二次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或将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当前医生们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赖于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即口渴、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等,但当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胰腺细胞视为病原体进行攻击时,患者机体的损伤实际上早已经开始了,机体免疫系统会攻击并且破坏胰岛细胞,引发胰腺失去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从而使得血糖失去控制。
 
  【3】IECR:人工胰腺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
 
  2015年7月6日 生物谷讯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并持续监测血糖水平。科学家们报告在《ACS》杂志上的植入式“人工胰腺”可以不断地测量一个人的血糖、或葡萄糖水平,并且可根据需要自动释放胰岛素。
 
  【4】Science Trans Med:工程改造细菌,简单检测癌症和糖尿病
 
  2015年6月3日 生物谷讯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应用在医学诊断的新工具:使用活细菌制成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在感应到疾病时发出特定的颜色。研究者重新改造布阵了细菌内部的“基因电路”,使细菌能够识别尿液样品中异常的葡萄糖水平,提示糖尿病的存在。这个新技术的发明,属于合成生物学的领域的一个突破。这篇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细菌可以回应和适应它们周围的环境,而这种能力是目前的诊断设备所不能拥有的。它们是对外来物质非常灵敏的检测器。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它们也能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细菌拥有的惊人繁殖能力,所以复制制造上千个测试又是非常简单便捷。所以科研人员试图使用活细菌来进行诊断工作。
 
  【5】预防糖尿病从吃天然食物开始
 
  2015年2月2日 生物谷讯 "来自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诊断的大量结果证明:食用高糖的加工类食品会增加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一篇1月29日刊登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杂志的综述类文章总结道。 "这篇综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即使在保持卡路里摄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高糖食物更加容易引起糖尿病与相关症状以及过早死亡。"文章第一作者ames J DiNicolantonio博士说到。"因此,通过将糖摄入量,尤其是果糖,降低到整体卡路里摄入量的5%~10%,患者的胰岛素耐药性将会得到最大的缓解。这将会保护患者抵御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并发症"。其它专家也同意普通大众应该降低糖类的食用量,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四、制药公司糖尿病研究动向

  【1】2023年全球1型糖尿病市场将达136亿美元
 
  2015年3月22日 生物谷讯 据估计,2023年全球1型糖尿病市场将达到136亿美元,而2013年这个数字仅仅是66亿美元。
 
  GlobalData分析,美国仍将是1型糖尿病药物最大的市场,美国的胰岛素价格比其它主要国家高出5至6倍。
 
  2023年的全球1型糖尿病药物市场达到136亿美元,而2013年的市场总额仅仅是66亿美元,以7.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1型糖尿病药物的主要市场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日本以及加拿大,推动增长率的因素除了越来越高的发病率之外,药物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也是主要的因素。
 
  【2】阿斯利康糖尿病新药引质疑 或震动整个DPP-4领域
 
  2015年4月12日 生物谷讯 阿斯利康公司正雄心勃勃的向着自己的宏伟目标前进。公司的研发部门正在进行的临床三期研究共有14个,其中8-10个药物预计将于未来两年内被批准上市。为了实现公司营收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阿斯利康公司着力将公司的肿瘤研发部门打造为继心脏病药物Brilinta、糖尿病药物、呼吸系统疾病疗法、新兴市场和日本市场之后的第六大公司支柱。然而,最近FDA下属专家委员会关于公司开发的治疗糖尿病药物Oglyza的态度或使公司的既定计划遇到重大阻碍。
 
  FDA下属的专家委员会在审核了阿斯利康公司提交的治疗糖尿病药物Onglyza之后,表达了对其安全性的疑虑。Onglyza是阿斯利康公司在糖尿病领域的一项重点项目。在FDA的这项简短声明中,专家对这种DPP-4抑制剂类药物的安全性表示疑虑。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服用这种药物的患者死亡率有所增加,特别是这种药物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
 
  【3】罗氏关节炎药物Actemra可能进军糖尿病领域,客串还是主角?
 
  2015年4月12日 生物谷讯 罗氏控股旗下的Actemra本是风湿性关节炎的明星药物,近日,来自Benaroya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其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然而,罗氏本身将不会参与这项研究,罗氏向来将重心放在重大疾病的药物开发上,Benaroya的研究结果也让他们出乎意料。
 
  Actemra是罗氏排名第六的畅销药,它是基于抗体的风湿性关节炎疗法。Benaroya的科学家正在进行Actemra应用于糖尿病的研究,这种抗体疗法是否能阻止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攻击,从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
 
  【4】ADA 2015:勃林格-礼来糖尿病复方新药Synjardy显著改善ii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2015年6月9日 生物谷讯 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糖尿病联盟近日在第7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6月5日-6月9日)上公布了实验性糖尿病新药empagliflozin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该研究为期24周,在1364例ii型糖尿病(T2D)患者中开展,调查了empagliflozin与二甲双胍联合疗法相对于empagliflozin单药或二甲双胍单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第24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基线的变化。研究中所招募的患者在临床试验开始前至少12周未接受任何降糖药治疗,平均基线HbA1c为8.7%。数据显示,经过24周的治疗后,与empagliflozin单药或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empagliflozin/二甲双胍组合所有4个剂量组均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实现血糖水平HbA1c<7%的目标,均使HbA1c从基线取得统计学意义的显著下降;统计学模型显示各治疗组估计的HbA1c从基线的平均降幅如下(BID:一天2次,QD:一天1一次):
 
  【5】ADA 2015:礼来基础胰岛素peglispro治疗1型糖尿病比来得时(Lantus)更有效
 
  2015年6月9日 生物谷讯 礼来(Eli Lilly)近日在第7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6月5日-6月9日)公布了基础胰岛素peglispro(BIL)治疗1型糖尿病的2个III期临床研究(IMAGINE-1、-3)的最新数据。结果表明,治疗26周和52周时,与赛诺菲重磅胰岛素产品来得时(Lantus,通用名: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相比,peglispro(BIL)使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降低、有更高比例的患者达到HbA1c<7%目标、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体重减轻,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这2个研究调查了基础胰岛素peglispro(BIL)相对于来得时(Lantus)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患者也同时接受餐时胰岛素治疗。IMAGINE-1为期72周(主要终点在26周),涉及455例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为7.8%;IMAGINE-3为期52周,涉及1114例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为7.9%。2个研究中,患者均同时接受餐时胰岛素治疗。

  【6】海正药业联手法国赛诺菲公司探索糖尿病治疗
 
  2015年7月3日早间公告,2015年7月2日,公司与法国赛诺菲公司(Sanofi)双方CEO在法国图卢兹在中法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署了《非约束性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探求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潜在合作(以下简称“合作”)。合作可能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用于进行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以及双方同意的任何其他糖尿病疗法的开发、生产和/或商业化。
 
  【7】2021年全球ii型糖尿病市场达390亿美元
 
  2015年7月19日 生物谷讯 GBI Research预测到2021年,ii型糖尿病全球市场将从2014年的235亿美元增长到390亿美元,增长了66%,这一增长主要由不断上升的患病率及持续获批上市的新型药物所驱动。
 
  GBI Research在报告中尤其强调了治疗糖尿病的3种类型的药物: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inhibitors(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receptor agonist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及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DPP-4 抑制剂是患者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中的领导者是默沙东的Januvia (sitagliptin),此外也有来自默沙东及武田的新型药物。诺和诺德及赛诺菲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糖尿病新型药物也已走入市场。同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药物也已经开始进入市场,主导者是杨森的Invokana (canagliflozin)。
 
  【8】赛诺菲与Evotec达成上亿合作,利用干细胞开发糖尿病新疗法
 
  2015年8月10日 生物谷讯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近日与Evotec公司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将利用人类干细胞生产功能性人β细胞,进而开发β细胞替代疗法。此外,双方还将利用人β细胞开展高通量药物筛选,鉴定可激活β细胞的小分子药物或生物制剂,开发β细胞调节性新型糖尿病药物,这类药物有望减少或消除注射胰岛素的需求。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多达3.87亿,而β细胞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协议,Evotec将收到一笔300万欧元(约合330万美元)的预付款,同时有资格获得总额高达3亿欧元(约合3.2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商业化里程碑款。此次合作,建立双方在去年达成的研发联盟之上,将扩大现有合作范围,并巩固已达成的密切关系。在去年的联盟中,赛诺菲将在未来5年向Evotec提供至少2.5亿欧元(约合2.75亿美元),而Evotec将为赛诺菲提供长期的新药研发服务,将赛诺菲处于发现阶段的一系列候选药物推进至临床前开发,双方还将联合推进肿瘤相关产品组合的投资项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