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奖”告诉你:身体时钟与血糖有个天大的秘密
摘要:2017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发现生物体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科学家,证明生物体白天清醒、晚上睡觉的规律是由4对“节律基因和蛋白”控制,至此我们一直认为的“生物钟”终于有了科学依据。那么,基因、生物钟与糖尿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2017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发现生物体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科学家,证明生物体白天清醒、晚上睡觉的规律是由4对“节律基因和蛋白”控制,至此我们一直认为的“生物钟”终于有了科学依据。那么,基因、生物钟与糖尿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基因控制着人体的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紊乱会诱发基因突变
褪黑
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在夜晚大量分泌、帮助人安然入睡,并且能够调整时差,纾解压力,解决情绪失调的一种强抗氧化物质,被认为是人体其中一种生物节律分子。
早在2007年,研究发现褪黑激素与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瑞典隆德大学的雷夫·格鲁普(LeifGroop)等人发表了一项对3000人的基因分析的结果,其中有一半人是患了2型糖尿病。该项研究发现的与褪黑激素有关的MTNR1B基因出现变体,能够增加人们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如果MTNR1B基因存在一个序列变体,则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加9%;若有两个基因变体,则患病几率增加18%。
事实上,生物钟不仅仅影响人体的
血糖调节,它干扰着10%~43%的基因表达,从而控制着血压、血糖、睡眠、
新陈代谢等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方式。
据悉,今年的三位获奖科学家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740万人民币)。那么,阿牛哥给出一组价值740万人民币的建议:
顺应身体的规律,该睡觉时就睡觉;
早上的时间学习和工作效率最高;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大家现在明白了吗,那句早睡早起,劳逸结合真的不是空话,要遵守自然的规则,这样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