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悚目惊心!为何不能轻易输液?

悚目惊心!为何不能轻易输液?

2017-10-14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13亿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输液8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那么,输液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静脉点滴,通常也叫“打吊针”“输液”“输水”,是继吃药、打针之后医生万不得已才会使用的给药方式,一般用于急危重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但是,中国人却对输液有着特别的偏爱,看医生就要求输液,医生不给输液似乎就是不负责任。13亿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输液8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那么,输液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是药三分毒!与口服和打针相比,输液是一种很危险的用药方式。所有药品,除局部用药外,都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进入血液,然后随血流作用于病变部位,或者作用于全身。口服药物是通过消化道逐渐吸收入血;打针则是将药水打针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而用输液方式,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如果发生不良反应,输液就是最快,最严重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注射剂(输液)占全部不良反应的59%;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注射剂(输液)占79.16%”。此外,据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推算,目前中国每年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
 
  大家都已经明了雾霾(漂浮于空气中的小分子物质)对身体的危害,却不知道输液就像一把双刃剑,治病的同时,也在人体血管里留下了微粒。而且,1瓶液体中,配入的药物种类越多,这种微粒就越多。500毫升药液中约有20万个微粒。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形成“肉芽”堵塞血管,使相应部位损伤,比如微血管血栓等。
 
  输液易招致感染
 
  大家都知道输液需要严格无菌。但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有可能被污染,配置液体时可能被污染,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医疗环境中交叉感染,都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
 
  输液比其他用药方式更易招致过敏反应甚至休克死亡
 
  药物本身或其中的杂质,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进入血液,敏感体质者,轻则发热,出皮疹,重者出现生命危险,又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财来救治过敏或输液反应。
 
  长期输液会给心脏和肾脏带来负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输液过快,还会招致急性心衰。经常进行预防性输液的老年人请一定留意。
 
  很多情况下输液是过度治疗。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感冒发烧、轻微咳嗽腹泻嗓子痛就输液并使用抗生素。感觉只要输了液用了抗生素就心里踏实,而且不见效立即换药,甚至用2种抗生素,这往往招致抗生素滥用,到真正有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却找不到管用的药了。
 
  患病时,请去正规医院,听从医生诊疗,避免过度治疗,能口服药物就不要打针,能打针就不要输液,最大限度的避免输液带来的危害。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