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87岁老人头上长角?专家提醒黑痣勿乱点可能癌变 !
摘要:资阳市安岳县镇子镇柜堰村发生一起怪事,一位87岁高龄老人头上竟头上长出一个直径约6厘米、长约13厘米、呈锥形的“独角”,还不时发发痒、流血,让老人深受其害。当地医院检查称:这个“独角”应该是皮角,但也不排除有肿瘤的可能。
四川新闻网资阳8月26日讯
资阳市安岳县镇子镇柜堰村发生一起怪事,一位87岁高龄老人头上竟头上长出一个直径约6厘米、长约13厘米、呈锥形的“独角”,还不时发发痒、流血,让老人深受其害。当地医院检查称:这个“独角”应该是皮角,但也不排除有肿瘤的可能。
老人名叫梁秀贞,今年87岁。据老人儿子王朝俊介绍:七八年前,梁秀贞老人的头上只是长了一颗“黑痣”。“当时我母亲一直喊发痒,我们就用了些土办法给她止痒,情况就好了一些,也就没再管了。”王朝俊告诉记者。
但在两年前,梁秀贞头上的黑痣破了,在黑痣的地方长出了小手指大小的“小角”,王朝俊也曾带母亲去看过,但没有什么结果。由于角没有继续长大,家人也就没有再管。今年2月底,王朝俊给他母亲洗头的时候,不小心把“小角”碰落了,重新长出的“角”自此开始疯长,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长成了直径约6厘米、长约13厘米、呈锥形的“独角”。
(记者李春雨)
那么看了这则新闻,糖顾问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黑痣”的相关知识。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几个“黑痣”,老百姓常称其为“痦子”。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无所谓或过于紧张的态度。
从医学角度看,痣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分为很多种,比如色素痣、结缔组织痣、皮脂腺痣等。老百姓常说的“黑痣”、“痦子”,通常是指色素痣。色素痣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的,生来就有,随身体
发育逐渐变大;另一类是后天的,一般到学龄期后才逐渐出现,数量因人而异。医学上狭义的“痣”是指色素痣,又名黑色素细胞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
良性肿瘤,几乎人人都有,一般出现在出生到二三十岁之前,且大小、形态、颜色各异。虽然痣是良性肿瘤,但也不排除极少数恶变的情况。那么,我们应如何判断“痣”是否会恶变呢?
1.从直径大小判断。普通痣一般直径小于5毫米,恶性
黑色素瘤直径则大多超过5毫米。
2.从颜色判断。普通痣颜色多为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色。恶性黑色素瘤常有多种颜色,如果几个月内颜色突然加深、变黑、变蓝或变淡,就应高度怀疑是恶性黑色素瘤。
3.从边缘判断。普通痣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晰。恶性黑色素瘤边缘多参差不齐,呈锯齿样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4.从对称性判断。通过目测,在肿物中央将其一分为二,良性痣两边对称。恶性黑色素瘤形状不规则、不对称。
5.从变化判断。普通痣常年不发生变化,无不适感觉。恶性黑色素瘤则常在短期内增大,周围皮肤出现出血、溃疡、瘙痒,破溃之后很难愈合,有溃疡或结痂等表现,周围还会出现许多新的小肿物。
通过以上5种方法,可初步判断“痣”属于良性还是恶性。当然,科学的判断方法是到皮肤专科进行病理切片,通过诊断分析,再考虑是否需要切除。从医学角度考虑,不是所有痣都需要手术切除,而且不同的痣需要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处理。
非手术法:1.液氮冷冻法。这种疗法是利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优点是不出血,不易产生瘢痕,费用低。但不适合特别深、大、黑的痣及某些特殊部位,有时需要经过多次治疗才能除去;2.
激光。目前主要是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治疗,效果明显、可视操作、深度可控、皮肤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治疗:凡是怀疑“痣”有恶变的可能性,或特别大、黑、深,用非手术法不能彻底除去的,需要做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痣”的性质,再进行手术,但术中需局部麻醉,有手术切口、易形成疤痕。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发现身上出现“可疑的痣”,切勿自行处理,一定要到专科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