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手麻脚痛竟是糖尿病并发症表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必做4种筛查

手麻脚痛竟是糖尿病并发症表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必做4种筛查

2017-08-23 来源:糖特邦控糖管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提起糖尿病,人们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恐惧感”,但是你知道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最可怕之处其实不在糖尿病本身,而在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提起糖尿病,人们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恐惧感”,但是你知道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最可怕之处其实不在糖尿病本身,而在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手麻脚麻,竟因血糖太高
 
  68岁的刘伯去年5月份开始出现手脚麻木、下肢无力、脚尖像针扎一样的疼痛等现象,他一直以为是颈椎病引起的问题。儿子觉得老爸这些症状挺严重的,于是陪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爷俩大吃一惊:刘伯的空腹血糖最低8.3mmol/L,最高达到了13mmol/L;餐后血糖最低16mmol/L,最高28.5mmol/L,统统超标。
 
  原来,刘伯患糖尿病已有8年时间,但血糖一直都控制不理想。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血液循环变差,离心脏较远的手脚等部位,最易出现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麻木和神经痛。
 
  怠慢糖尿病,引起7大可怕并发症
 
  胆固醇及血压上升
 
  患1型糖尿病的糖友,身体不再产生能调节血糖的胰岛素;患2型糖尿病的糖友,身体不能好好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反过来,好胆固醇下降,甘油三酯升高。胰岛素抵抗会造成动脉硬化、变窄,导致血压升高。70%的糖友同时伴有高血压,这是导致中风、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也会对思维及记忆造成影响。
 
  视力衰退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或者光敏组织受损。高血糖有损眼球的精细血管。
 
  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只是你离事物越远,画面会越暗。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指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升1个百分点,眼疾病恶化的风险增加三分之一。
 
  肾衰竭
 
  随着时间过去,肾脏中的过滤血液的肾小球受到高血糖的影响而硬化。当你收到确诊2型糖尿病的通知时,若有7%的时间,你的蛋白质渗漏到你的尿液中,这就是肾脏出问题的早期信号。
 
  那些不好好按计划控制糖尿病的人中约有半数在10年内肾脏持续受损,40%会走向肾衰竭。
 
  神经受损
 
  当糖尿病被确诊时,大约7.5%的人已经有因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最终,大约有半数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的人会恶化。
 
  一开始,你的手脚可能一点症状都没有,或是感觉到轻微的刺痛又或是麻木。但最终,神经病变使控制胃肠道的神经罢工,从而引起疼痛、虚弱以及消化等问题。
 
  失去一只脚
 
  大脑与下肢的神经受损恶化,肌肉松弛,脚的形状发生改变,引起拇指外翻、平足及其他畸形。
 
  鞋子里的小小石子可能会让你的脚受伤,而神经麻木导致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血液循环不畅更是让愈合速度变慢。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感染蔓延至你的骨头。
 
  容易患心脏相关疾病
 
  高血糖除了会提高你的血压和胆固醇外,还会直接损害你的静脉、动脉和心脏肌肉。
 
  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近一倍,中风风险更是普通人的四倍。心脏病发作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去除它的致命影响,中风会导致瘫痪以及其他严重残疾。
 
  寿命缩短
 
  所有这些健康问题最终会导致最大的并发症:过早死亡。近期一项研究显示,患有1型糖尿病的女性可能会比没有该疾病的人少活13年。糖尿病被列为第七大死亡原因,但死亡证明有时只列出了并发症而不是疾病本身,因此真实数据可能更高。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4种并发症筛查
 
  糖尿病足的筛检
 
  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的筛检,拟识别所有那些处在发展为足溃疡危险状态的病人,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最好方法。
 
  单纤维细丝或里德尔-席法特(Riedel-Siefert)刻度音叉的检查。
 
  神经病变的症状,如刺痛感,痛觉和触觉减退或丧失,以及/或者局部缺血性血管病变,例如运动诱发的腓肠肌痛或冰冻足)。
 
  神经病变的体征,例如热足、爪状脚趾、硬皮、动脉搏动减弱和静脉肿胀,以及/或者周围血管病,例如脚冷、皮肤发亮变薄、搏动消失或皮下组织萎缩。
 
  必要时进行多普勒超声图和血管图的检查。
 
  糖尿病眼病的筛查
 
  1.所有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应该进行眼病筛查。如果未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要增加检查眼底次数。特别是在血糖长期控制不满意,或有肾脏病的情况下,还要更频繁地检查眼底。
 
  2.妊娠糖尿病病人,在妊娠过程中,应该每3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检查一次眼底。
 
  3.2型糖尿病患者在刚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应该检查眼底,因为在刚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就已经有10~28%存在视网膜病变。最近资料表明,如果诊断2型糖尿病时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病变,那么一般可以安全地等待4年,直到下一次检查视网膜;如果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应该每年或半年或更短些时间检查一次眼底视网膜,这个检查程序是值得推荐的。
 
  4.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包括以下项目:裸眼的视力、白内障、眼底等。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视网膜照像检查,其优点是能永久性保留客观记录,这种图像可留以后的专家判读和评价。
 
  附:美国糖尿病协会最近推荐的筛检方案
 
  (1)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糖尿病诊断建立,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首次视网膜检查;
 
  (2)如果进行扩瞳,用眼底镜检查,那么以后应该每年重复检查一次;
 
  (3)如果能聘请到7视野立体照片的熟练判读者判定未发现患视网膜病,那么该病人4年内不必要重复检查视网膜,但是,要对此病人给于适当的医学照顾,并且进行随访。4年后,再检查时,仍然需要用立体照相术或扩瞳眼底镜检查,每年一次;
 
  (4)血糖平均值>280mg/dl或并发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不管采用什么检查方法,都应该每年检查一次视网膜。2型糖尿病病人,应该检查眼内压力,检查视神经和视野,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开放角青光眼。如果青光眼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采用裂隙灯的透镜检查,可以判断白内障是否存在。
 
  糖尿病肾病的筛检
 
  所有患5年以上和12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以及所有的2型糖尿病病人都应该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每年至少一次直到70岁。
 
  尿中微白蛋白检验是一种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比蛋白尿检验方法早许多年测定出来。白蛋白排泄率增高(>20μg/min)的糖尿病病人,至少每6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应该更频繁地检测。
 
  还应该规律化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清肌酐和血脂。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应该测定肌酐廓清率,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异常临床指征,还应该更频繁的测定。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严格地血糖控制,可以使早期肾病(微白蛋白尿症)趋向稳定,甚至能够减缓或停止发展到明显的临床型肾病。
 
  患者应该懂得鉴别以下几种原因可导致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1)活动量大,(2)泌尿道感染;(3)急性病;(4)蛋白质摄入量过大;(5)代谢控制代偿失调,包括近期的酮酸血症;(6)心力衰竭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检
 
  采用由美国密西根大学与英国皇家福瑞医院联合研究开发的,常规检查赤脚,远端感觉神经的简易筛检程序:
 
  检查足部有无皮肤干燥,脚毛或趾甲有无异常,有无并胝或感染;
 
  检查大姆趾背部正常震动感觉的等级,震动感觉是否减低或缺失;
 
  正常踝关节反射的等级,反射是否减低或消失。
 
  上述项目检查有异常结果的病人,应该再接受更完全的神经科检查。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检查,可以通过测试心率,控制对深呼吸的应答反应(节奏均匀的深呼吸法)或从卧位到直立位心率控制反应。在病人有感觉异常之前,先用这种手法进行筛检是重要的,因为那些患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一旦患有这种感觉异常,便会增加死亡的危险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