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误区 > 糖尿病饮食的5大误区

糖尿病饮食的5大误区

2017-08-02 来源:大糖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友应该都知道,糖尿病治疗有五架马车:健康宣教、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其中3条都与生活方式干预有关,这其中饮食治疗又是重中之重,一旦饮食出现异常,血糖很快就能反映出来。

   糖友应该都知道,糖尿病治疗有五架马车:健康宣教、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其中3条都与生活方式干预有关,这其中饮食治疗又是重中之重,一旦饮食出现异常,血糖很快就能反映出来。

 
  误区一:长期过度减少主食量
 
  在病房常规宣教中,经常能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会跟我说,医生我很注意控制饮食的,现在每顿饭就吃一小口饭。糖友们都知道饮食控制相当关键,他们认为糖尿病只要少吃点主食,多吃点蔬菜,血糖就自然会下来。在日常实践中也的确会有一些患者在控制主食量以后发现血糖真的有所下降,屡试不爽之后走上了一餐只吃一小口米饭的道路。可是你知道长期过度减少主食量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先来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少吃主食血糖会下降,因为当主食摄入不足时,经碳水化合物消化分解后提供的葡萄糖供应不足,人体会通过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来供能,由于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转化成葡萄糖的效率并不高,所以餐后血糖上升的确会变慢,也就是糖友们发现餐后血糖的确下降了。那么长此以往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
 
  简单从2个方面来说明:其一,长期减少主食的情况下,人体供能模式会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量物质,转变成以大量脂肪、蛋白质为供能物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脂肪分解产生酮体,酮体大量积聚,很容易引起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其二,有些糖友在控制了主食量以后往往对油脂、零食、肉类等食物不加控制,从而使每日的总能量超标,加上脂肪的过量摄入,不但容易引起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对血糖控制也十分不利。
 
  这种饮食控制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糖友应该保证吃够量,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产能营养素各司其职,维持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提醒: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蔬菜对于糖友也不是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日摄入少于120g碳水化合物会引起饥饿性酮症,折合成大米为不少于200g,蔬菜每天摄入量应该在1斤左右,其中一半是深色带叶子的蔬菜,过量的蔬菜也会影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吸收。
 
  误区二:无糖食物随便吃
 
  有些糖友认为:糖尿病意味着与甜的食物绝缘,所以平时就选择一些咸面包、咸饼干还有一些市场上大量的糖尿病专用食品,比如糖尿病专用饼干、月饼、沙琪玛等等。因为这些食品不含蔗糖,在感到饿的时候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要控制。
 
  实际上,市面上各种面包饼干都以粮食为原料,同主食一样,吃下去都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此外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些糖尿病专用食品以不含蔗糖为卖点,实际生产中却为了改善口感而加入大量的脂肪,导致食物的总能量超标,最终的产品能量密度很高的同时营养密度却很低,误导了很多糖友。
 
  当然也不能排除市面上有比较好的糖尿病食品。当然如果各位糖友觉得糖尿病食品作为辅食比较方便,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简单介绍一些鉴别方法:
 
 一款某品牌的无糖沙琪玛:“无糖”两个字欺骗性十足,看似是为糖友专门定制的?实际上真的适合糖尿病人群吗?先看看一下配料表,主料是小麦粉,后面跟着的是麦芽糖醇液、食用植物油、鸡蛋和膳食纤维,可见这是一款小麦粉(也就是精制粮食)搭配膳食纤维的产品,可是配料表第二、第三位的却是甜味剂和植物油,甜味剂并不是不产能,只是产能较少,排在第二位说明添加量很多。再看一下营养成分表,如果是普通的小麦粉,每100克脂肪含量只有1.5克,而该款沙琪玛每100克有22.8克脂肪,能满足健康人群全天能量需求的21%,明显是属于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显然对于糖友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无糖沙琪玛
 
  无糖麦麸饼干:在内分泌病房经常能看到不少糖尿病患者拿着类似产品作加餐,饼干的颜色和营养成分表中膳食纤维的标注,基本可以判断是一款全麦饼干;但是配料里面却写着小麦粉,与实物不符,甚至连营养标签中钠都写成了错别字,可见营养标注十分不规范,比无糖沙琪玛好的地方在使用了全谷物作为主配料,但是实际生产中还是为了改善口感,加入了大量植物油。同样并不适合糖尿病人群。
 
      苏打饼干:相信在糖友中有不少会选择苏打饼干作加餐。配方中,小麦粉、精炼植物油和白砂糖占据前三,意味着含量最多。首先白砂糖排序在较前面存在一定问题,食盐含量也偏高,另外该苏打饼干每100克脂肪含量高达31.8克,如果长期以这种饼干作为加餐,对于全天的能量控制和血糖稳定是十分不利的。
 
      综上,个人建议还是以添加天然食物作为辅食比较好,比如全谷物、奶和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我们选择辅食的原则是体积大且能量低膳食纤维丰富。如选择无糖加工食品,那么重点观察配料成分的排序,粗细粮构成比例,油脂含量,甜味剂添加量和食品添加剂等;还要学会阅读营养标签;重点关注总能量、脂肪含量和钠含量等。
 
  误区三:荤油不能吃
 
  动物性油脂因为近年来的积极宣传,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大量的饱和脂肪摄入容易引起血脂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同时对血糖的控制也十分不利。那么植物油呢?营养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膳食脂肪摄入量70~80克/天,其中烹调油占膳食脂肪摄入约50%,病房里经常能遇上一对夫妻一个月能用掉一桶5升装植物油的情况。植物油的品种五花八门,业界宣传很多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等等,不知道糖友们是否真正了解,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油脂是产能大户,再好的油脂同等质量产生的能量是一样的,所以控油是必须的。
 
  关于烹调用油,想说两点:第一点,动物油中也有不饱和脂肪,植物油中也有饱和脂肪;第二点:不管是n-3还是n-6都是必须脂肪酸,但如果两者的比例不适宜,长期也会促进炎症反应,导致甘油三酯、LDL等升高,目前来说我国居民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偏低的。
 
  关于烹调油的建议如下:第一,首先控制总量,每天25克,其次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调整结构,如每天摄入5ml的亚麻籽油可以满足n-3的需要,又如在凉拌菜及汤中加入橄榄油,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另外,还需注意坚果的摄入量,血脂正常的糖友每天坚果量应控制在2颗核桃或者1把半带壳瓜子的量。
 
  误区四: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关于糖尿病能不能吃水果的问题常常引发争议,因为水果的品种太多,不少糖友吃了水果以后血糖的确升高明显。但是一般来说水果的含糖量并不高,大多数水果GI值也不高,考虑到水果中各类有益人体的成分,建议糖尿病人群每天食用一定比例的水果,并且食用以后监测血糖。不同的水果含糖量、含糖的种类、膳食纤维含量都有差异,包括不同个体对不同水果的敏感性也有差异。比如,十个糖友吃同样一种水果,食用以后的血糖情况也是不一致的。
 
  所以关于水果这个问题,给出如下建议: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友,比如HbA1c<6.5%,FBG<7.0mmol/L,PBG<10mmol/L,应该要吃水果,每天100~150克,两餐之间食用。刚开始食用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梨等以果糖为主的水果,因为果糖不经胰岛素代谢,血糖反应较小。另外,如果是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糖友,我们对血糖的控制要求会有所降低,那么也可以适量使用一些水果。还有老年糖友,适量食用水果十分必要,不但可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以增进食欲,改善便秘。
 
  误区五:血糖高,我们吃素吧
 
  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加强,素食人群日益增多,我经常能在各种科室的病人中发现素食者,除去一些宗教信仰以外,有不少是主动去选择素食的。相信有些糖友也会尝试尝试素食,期望改善血糖。那么,素食是不是控糖的最佳膳食模式呢?
 
  简单做一个分析,素食的优点很明确,有利于控制全天总能量,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便秘等。短期内对血糖控制,尤其是减轻体重有一定的效果。
 
  同时,素食的缺点也很显而易见,食物来源单一,结构不均衡,缺乏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长期素食有营养风险,比如维生素B12,维生素D,n-3多不饱和脂肪酸,钙、铁、锌等都容易缺乏。
 
  所以对于素食,建议如下:肥胖的糖友可以短期蛋奶素,蛋奶素就是动物性的食物只吃奶及奶制品还有鸡蛋,另外弹性素食也是值得一试,比如给自己一个约定,每周选择1天食用素食,或者某一餐食用素食,这些都未尝不可。而对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糖友,尤其是体型偏瘦的糖友,不建议轻易尝试纯素食,存在较大营养风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适量的动物性食物摄入可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对于增强饱腹感和延缓胃排空时间也十分有利,也就是对控糖有利。
 
  以上是糖友中常见的五类误区,再说一说糖友在膳食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说糖尿病饮食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正常的膳食结构应该是怎么样的:
 
  根据201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把常见的食物分成了四大块,包括谷薯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粮食,蔬菜类、水果类和鱼肉蛋豆类,另外还单列的乳制品。图4按照每餐中不同大类食物体积的大小,将餐盘分成了不同大小四块,其中占据面积最大的是粮食,其次是蔬菜,接着是水果和动物性食物。很明显提示我们谷物和蔬菜在正常膳食中的重要性,而水果和肉类起到了补充和平衡的作用,使膳食建构更加全面和均衡。
 
 
  糖尿病膳食结构应该是怎样呢?
 
  只要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略微调整就可以了。单纯糖尿病的糖友可以在主食和水果上稍微减少一点,蔬菜和动物性食物(包括豆类)适量增加一点就可以了。奶类还是每天300毫升,折算成奶制品就是30~35克奶酪,30~40克全脂奶粉,另外脱脂奶的热量是全脂奶的一半,肥胖及血脂异常的糖友可以选择。以上说的是基础情况,具体还要结合年龄、性别、体格指标、临床检查、既往史等统筹考虑。比如年轻的能量需求大一点,年老的蛋白质质量要求高一点,血脂异常的对膳食脂肪控制严格一点等等。
 
  最后强调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注意点:
 
  控制总量,少量多餐,三餐两点:如果晚餐和入睡时间间隔比较长可以再加一餐,早中晚餐的供能比在25%—40%—35%。不要忘记膳食中全谷物、豆类及其制品、菌藻类的摄入,根据膳食情况可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VitC、VitD、VitE等营养素。
 
  (三餐两点:主要就是三餐正餐,早餐中餐晚餐,针对糖友比较好的是三餐的量少一点,把这个减下来的量放在两餐的中间吃,就是上午一顿点心,下午一顿点心,当然如果说你晚餐的时间跟睡眠的时间间隔很长,可以在晚餐和睡觉之前再加一餐,也就是三餐三点,这个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考虑,如果是老年人建议一点要做到三餐两点。)
 
  吃主食的时候少喝汤水:主食尽量选择含水量少的做法,比如杂粮饭,杂粮煎饼等,而少选择汤面、小馄饨等食材。
 
  膳食纤维30克/天:如摄入量不够可额外餐时补充。
 
  运动:我国糖尿病患者普遍餐后血糖较高,所以餐后适宜的运动也必不可少,比如散步20分钟等等。膳食指南推荐除去一般的日常活动,额外需要有6000步的运动量,相当于游泳30分钟,快走40分钟的运动量。
 
  答疑1
 
  问:服用拜糖平期间,是否可以怀孕?有时吃完饭,还有饥饿感
 
  答:按照目前指南的意见,怀孕前都要将血糖调节至一个适宜的范围,并且要将一般性的药物口服的降糖药调整成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稳定后才能怀孕。孕期是建议不要服用口服的降糖药,因为这个口服降糖药的安全性还是值得商榷的,包括美国那边也是只有允许二甲双胍可以用在孕期,中国这边可能只有孕早期和中期还能考率一下和二甲双胍当然孕中晚期就要停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吃完饭还是有饥饿感,这个问题比较笼统,你可以分析一下这顿饭的结构怎么样,量有没有到,如果这些结构和量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你还是要有加餐,俗称的就是三餐两点。
 
  答疑2
 
  问:请问糖尿病人可以使用维C吗?
 
  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是我们正常人每天维生素C的需求量是在100毫克,那么如果照指南的要求,你的水果和蔬菜都吃到量了,维C是根本不存在问题的,但是考虑到糖尿病人对维C的需求更加高一点,你可以额外再补充一些,维C是水溶性的维生素,所以稍微补充一点问题不大,建议补充一天100到200毫克就够了,如果不补充问题也不大。
 
  答疑3
 
  问: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吗?
 
  答:只有说血糖控制的不好或者说血糖不稳定,长期的并发症才会多,而不是在于吃哪一个不吃那一个,只要我们把常规的饮食控制好,三餐两点做好,食物的选择做好,那么总体血糖就会可控,这样长期的并发症就会比较少。
 
  答疑4
 
  问:哺乳期血糖高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答:目前情况是现在孕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而且不管是任何一个层面对妊娠血糖的控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它比一般性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要求高得多,如果说孕期长期的血糖控制不利,那么对宝宝有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他对胎儿的致畸率是有影响的,还有就是最简单的他长期接受母亲血液中大量的葡萄糖,他自己的胰腺也是工作的,等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就是血糖高的孕妇生出来的宝宝,体型偏大,就叫巨大儿,巨大儿一但发生,他远期的这种并发症,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脂,包括超重肥胖,这一系列并发症,都会比其中正常的新生儿高。
 
  答疑5
 
  问:主食吃多了餐后高,怎么办呢,多吃药?这个的根据体重身高来看吧
 
  答:观点是没有错的,当然每个人应该摄入的主食跟他的基础代谢有关系,那么基础代谢跟一个人基本的临床的查的几个指标是有关系的,比如说身高,体重,年龄,性别都有关系,可能男性的代谢率要高一点,另外一点,身高高的,他的基础代谢也会比较高,所以说要具体考量一下;如果是一般性一米六到一米七的女性,体重也是正常的,每天的主食量控制在四两到五两是没有问题的;还有就是偶尔一餐餐后高的话,是不需要调整药物的,这个要权衡下,建议咨询您的专属医生。
 
  答疑6
 
  问:糖尿病人备孕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一个呢,不管是糖尿病人还是一般人也好,孕前三个月都要补充叶酸,每天400个当量,另外糖尿病人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你先期要把血糖控制好,如果你是吃降糖药的需要把降糖药调整成胰岛素治疗,像孕期血糖管理的要求是空腹5.3以下,餐后两小时6.7以下,峰值血糖不超过7.3,你可以根据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