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再也不用担心重复部位注射啦。
摘要: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组织增生而产生硬结,并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从而造成白天高血糖,夜间低血糖的现象。所以在平时注射中,要对注射部位进行轮换。
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组织增生而产生硬结,并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从而造成白天高血糖,夜间低血糖的现象。所以在平时注射中,要对注射部位进行轮换。
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的轮换两个方面。
一、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
我们知道,注射胰岛素部位有上臂、腹部、大腿、臀部,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对称轮换。例如:这周手臂注射的部位是左臂,那么下一周就轮换到右臂,再下一周又轮换到左臂。
另一种方法是左侧一次,右侧一次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对称轮换。
小贴士:左一次、右一次轮换容易遗忘混淆,如果您采用不同部位间轮换的方式,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
二、同一注射部位的轮换
除了在不同的部位间进行轮换外,您还要注意在同一注射部位的区域内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
每次注射后,最好能在一幅人体图上记录下所注射的部位、日期。
小贴士:
糖友也可以使用“腹部注射定位卡”,协助注射区域内注射点的选择与轮换。
总之,只有把两种轮换方式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才能有效避免出现注射部位硬结和胰岛素吸收不均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