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类型 > 1型 > T1DM儿童干预新途径

T1DM儿童干预新途径

2017-05-29 来源:idiabetes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该研究提示,T1DM患者诊断后3个月时的miRNAhsa-miR-197-3p可预测诊断后1年时的残余β细胞功能,有望为T1DM的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既往研究表明,一些特定microRNA(miRNA)在1型糖尿病(T1DM)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目前尚不清楚miRNA对T1DM预后的价值。近期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SamandariN等人评估了循环中microRNA(miRNA)对新发T1DM患儿临床进展的预测价值。

  研究共入选123例丹麦T1DM患者,于诊断后第1、3、6、12及60个月收集其血样,测定进餐刺激后的C肽及HbA1c水平并计算胰岛素剂量调整HbA1c(IDAA1c)。对完成5年随访的40例患者之分析发现,诊断后1个月时,没有miRNA对后续残余β细胞功能有预测价值。诊断后3个月时,共有6种miRNAs(hsa-miR-24-3p、hsa-miR-146a-5p、hsa-miR-194-5p、hsa-miR-197-3p、hsa-miR-301a-3p及hsa-miR-375)与诊断后6~12个月期间的残余β细胞功能有相关性(见表1)。其中,诊断后3个月时的hsa-miR-197-3p还可预测诊断后12个月时进餐刺激后的C肽水平(P=0.034);诊断后3个月时的hsa-miR-24-3p及hsa-miR-146a-5p加倍可使诊断后12个月时的IDAA1c分别降低4.2%和3.5%。对剩余83例患者的进一步验证分析证实了前述有关hsa-miR-197-3p的结果(P=0.018)。

  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六种miRNAs的靶基因富集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及血管生成通路中。

  表1.诊断后3个月时与残余β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相关的miRNAs

  研究者分析指出,不同新诊断T1DM患儿及青少年的内源性胰岛素产生的衰减速度不同,识别能预测残余β细胞功能的生物学指标对优化T1DM现有治疗及研发新治疗方法以期延长内源性胰岛素产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研究共计发现6种与诊断后1年残余β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相关的miRNAs。其中,仅诊断后3个月时的hsa-miR-197-3p能预测诊断后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进餐刺激后C肽水平。既往研究曾发现,这些miRNAs参与了β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功能。但是,从该研究来看,目前尚无法确定上述miRNAs是否能够反映细胞再生及糖尿病代谢状态。不过,研究未能发现有miRNA能预测T1DM患儿诊断后60个月时的残余β细胞功能。这可能“与诊断后60个月时T1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非常弱(仅有诊断时的不足10%),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才能发现微小的差异”有关。

  另外,该研究未能复制与研究者在国际性的Hvidoere队列中发现的结果(hsa-miR-25是残余β细胞功能的标志物)。研究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两个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平台不同有关。

  该研究的优势在于其所入选的新发T1DM患者若具有明显的表型特征,并在被诊断后接受了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完成5年随访的患者数量较少仅有40例,故难以识别效应大小较小的β细胞功能预测标志物。此外,研究仅对所有样本中均存在的miRNAs进行了分析,故不排除不符合上述标准的miRNAs也对残余β细胞功能具有预测价值。另外,尽管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但其观察性研究的本质使得我们并无法就上述miRNAs与T1DM患者残余β细胞功能的因果关系得出确切结论。

  总的来说,该研究提示,T1DM患者诊断后3个月时的miRNAhsa-miR-197-3p可预测诊断后1年时的残余β细胞功能,有望为T1DM的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