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症状 >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等危症”!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等危症”!

2017-05-06 来源:天津瑞京代谢病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肥胖是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而且我国每6~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意味着我们的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堪比心肌梗塞。

  天津瑞京代谢病医院权威糖尿病专家郑少雄教授指出,世界糖尿病联盟200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与1994年相比,中国25~34岁的中青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8倍。郑少雄教授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近50%~6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在中青年和儿童中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就是保护他们的“心”,保卫我们的未来,而这个任务的关键就在于要尽早在这批“新”患者人群中早期发现、诊断并规范干预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好比“得过一次心梗”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8岁以下肥胖人群已经达到1.2亿,其中五岁以下城市儿童肥胖率从2005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8.5%。肥胖是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而且我国每6~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意味着我们的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堪比心肌梗塞。郑少雄教授说:“有人说得了糖尿病好比‘得过一次心梗’,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糖尿病防治,单靠降糖还不够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病。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已是动脉硬化高危人群,疾病防控理念薄弱。

  郑少雄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病变形式是粥样斑块,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当高血糖这个“先头部队”破坏了血管内皮保护层,血管壁等于“城门洞开”,血液中过多的“坏胆固醇”就会透过被破坏的血管内皮,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危及生命。此外,郑少雄教授强调,大众也需警惕自身存在的血管健康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硬化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肥胖等。

  糖尿病患者要关注“三大纪律”,管牢“坏胆固醇”。

  首先,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人,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按照这个标准,大约80%的糖尿病人须启动治疗。

  其次,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时,LDL-C需降至低于2.5mmol/L,因为降至这一水平时,不会形成新的斑块;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块形成时,LDL-C必须降至1.8mmol/L以下,因为降至这一数值时可以缩小斑块体积,从而打破高LDL-C→斑块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恶性循环,避免心脑血管事件。

  最后,由于人体内约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行合成,LDL-C升高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或者减肥控制血糖都无济于事,须使用他汀类药物才能降低LDL-C。控制达标后,一旦停药,LDL-C又会升高,血管的损坏将重新开始,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