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四问破局——突发糖尿病昏迷

四问破局——突发糖尿病昏迷

2017-04-17 来源:糖护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护理人员及家属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一问:糖尿病患者昏迷时有何表现?

  体检注意失水程度,有无呼吸深而速、呼气酮味及周围循环衰竭。

  1.病史多为老年人,多发生在50~70岁,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约半数已知患有糖尿病,约30%有心脏病史;约90%患有肾脏病变。糖尿病类型:多为2型糖尿病;少数可为1型糖尿病,多与DKA并存;偶可发生于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等伴糖尿病的病人。

  2.起病方式较慢。病人在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常有糖尿病症状逐渐加重的临床表现,包括烦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食欲缺乏及呕吐等。

  3.脱水及周围循环衰竭病人常有严重的脱水征,可见皮肤干燥和弹性减退,眼球凹陷,舌干并可有纵行裂纹。患者有周围循环衰竭时,脉搏快而弱,卧位时颈静脉充盈不全,直立性低血压,站立后收缩压降较平卧时低1.3kPa(10mmHg)以上。不少病人就诊时已处于休克状态,但因脱水严重,体检时可无冷汗发现。有些病人虽有严重脱水,但因血浆的高渗状态促使细胞内液外出,补充了血容量,可能掩盖了失水的严重程度,而使血压仍然维持正常。

  4.神经系统症状:约半数病人意识模糊,1/3处于昏迷状态,部分患者因此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甚而误输入高渗葡萄糖液或脱水剂,促使病情加重。HNDC患者意识障碍与否及其程度主要决定于血浆渗透压升高的程度与速度,与血糖的高低也有一定关系,而与酸中毒的程度关系不大。国外有人发现,当患者血浆有效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即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嗜睡等;超过350mmol/L时,40%的患者可有神志模糊或昏迷。但也有些患者血浆有效渗透压是缓慢上升的,就诊时虽已超过400mmol/L,患者仍处于清醒状态。

  神经系统体征:如癫痫大发作、一过性的偏瘫、肌肉松弛或不自主的收缩、失语、同侧偏盲、视觉障碍、眼球震颤、幻视、半身感觉缺失、巴宾斯基征阳性和中枢发热等。这些体征提示患者可能与因脱水、血液浓缩或血管栓塞而引起的大脑皮质或皮质下损害有关。这些改变经有效治疗后多可逆转或恢复正常,也有少数在HNDC纠正后一段时间内仍可遗留某些神经、精神障的症状。

  5.伴发病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可有高血压、肾脏病、冠心病等原有疾病表现;泌尿系统感染、胰腺炎等诱发病表现;以及脑水肿、血栓形成、血管栓塞等并发症表现。患者的体温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如体温降低,则提示可能伴酸中毒和(或)败血症,应予以足够重视。

  12

  二问:凭什么判定是糖尿病引起的昏迷?

  1)入院后立即查血糖、酮体、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血pH、血钾、血钠、血氯、血浆渗透压【或用公式计算:2(Na++K+)mmol/L+(葡萄糖mg/dL÷18)+(尿素氮mg/dL÷2.8)】、尿糖及酮体,以后每1~4h复测1次,直至血生化检验值恢复正常为止。

  2)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查尿常规及尿酮体。

  3)分类

  ①血糖明显增高,血酮增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及pH值下降,尿酮阳性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②血糖极高(可近1000mg/dL或更高)、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者,为高渗透性非酮症性昏迷;常见于老年患者。

  ③因休克或服用双胍类降糖药,血乳酸增高、酸中毒、一般无高血糖、无酮症者,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12

  三问:糖尿病患者昏迷时如何抢救?

  1.先找出引起昏迷的原因,区别出高血糖性昏迷或者是低血糖性昏迷。

  2.出现低血糖时,患者先是感到心慌头昏、饥饿手抖、冒冷汗等,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烦躁、抽搐、精神失常,最后陷入糖尿病昏迷。如果患者尚能吞咽的话,对于低血糖性昏迷,则是让患者喝糖水或吃糖块、甜食等。

  3.对高血糖性昏迷,可先让患者喝些盐茶水,同时送医院抢救。

  4.如很难判断出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时,不要盲目采取措施,因为高血糖与低血糖两种原因引起昏迷的治疗方法是完全相反的。

  5.如果患者意识已丧失,应将患者放平,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送至医院抢救。

  12

  四问:如何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1)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护理人员及家属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记住患者的液体出入量,如饮水量或输液量、尿量等;

  3)当病人脱离危险,恢复意识后,应积极治疗糖尿病,调节饮食,合理使用胰岛素,使体内代谢正常,避免糖尿病性昏迷的再度发生;

  4)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而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及家属都要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患者大有益处;

  5)为预防万一,糖尿病患者应经常随身携带标有“患有糖尿病”等字样的卡片,且卡片上还可记录一些治疗方法及患者姓名、住址等,以便突然意识丧失时供旁人及医生参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