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新理论研究的新药物层出不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诺和力(利拉鲁肽)和百泌达(艾塞那肽)。那么,这两种药物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慢性病中的多发病,针对糖尿病的各种研究也一直以来都是内分泌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几年,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新理论研究的新药物层出不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诺和力(利拉鲁肽)和百泌达(艾塞那肽)。那么,这两种药物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肠促胰岛素
>>>>
能够智能“智能”调节血糖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沈洁主任表示,肠促胰岛素是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热点,一直以来,对于肠道分泌作用的认识存在局限,但随着“肠促胰岛素”的发现,肯定了肠道在人体内分泌过程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介绍,在肠道中,肠道细胞分泌的GLP-1和GIP这两种激素都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GLP-1,这两种激素具有十分“智能”的特性,即医学上认为该物质具有“生理性血糖依赖性”,当血糖高于正常时,激素可以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当血糖正常时则不会促进分泌。
但是这两种激素在体内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会被灭活,因此,如何减少这两种激素的灭活,或者补充这两种物质类似物,从而增加体内的GLP-1的浓度则是该类药物的重点。
>>>>
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控制血糖有优势
利拉鲁肽是一种肠促胰岛素类似物(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这两种药物均是通过肠促胰岛素这一途径来起到调控血糖的目的。
沈洁主任指出,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这两种药物主要有三大优势:
一、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既然是肠促胰岛素,就具有肠促胰岛素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具有“生理性血糖依赖性”——只在血糖升高的时候发挥作用,这样在单独使用这种药物时就能完全避免低血糖发生,这是和其它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最大的不同。
二、由于肠促胰岛素作用的受体遍布全身多个器官,因此这类药物不单单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还对整个消化道有抑制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让患者减少饮食摄入,这对于很多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非常好的减肥作用。
三、该药物在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胰岛细胞修复的作用,这是以往降糖药物所不具备的,也是国内国外各大制药企业热衷于肠促胰岛素的重要原因。但目前该作用是否在人体上也有同样的效果,还没有相关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