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对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强化降糖带来的负担大于获益,血糖控制应取消治疗达标为目的,而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
研究者密歇根大学的SandeepVijan及其同事采用2009~2010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UKPDS研究及其他研究中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创建了评估与适度血糖控制相比强化血糖控制之负担与获益的模拟模型。研究的主要结局是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减少。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对45岁确诊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HbA1c<9%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加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进一步使HbA1c降低1%,可使其QALY增加0.77~0.91;而对75岁确诊的患者而言,则仅能使其QALY增加0.08~0.10。对5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终生采取强化治疗的负担(如体重增加、需要注射胰岛素、低血糖风险等)大于获益。也就是说,综合考虑降糖药物的副作用及治疗负担,强化降糖治疗的获益可能并不像我们原来所预想的那样多,且对老龄及不喜欢强化治疗的患者而言,强化治疗无疑会降低其生活质量。鉴于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故该研究提示,与治疗达标相比,应根据个体化治疗策略选择性进行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