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第十九次全军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现场,针对糖尿病足的各版指南和中国糖尿病足防治现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名誉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糖尿病中心许樟荣教授接受了《国际糖尿病》的采访,现整理精华内容,与读者共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许樟荣教授专访
6:15
许樟荣教授专访
来自idiabetes
听音频的时候可以继续浏览本条微信
糖尿病足最新指南和中国循证医学
近期,世界各地颁布了多部关于糖尿病足的最新指南。美国血管外科协会、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发布了足部诊疗共识指南;日本皮肤病学会发布了糖尿病足处理指南。这些指南各有特点。其中,2015年6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发布了5部指南,由5个小组专项负责,花费将近4年时间,是目前最实用、最成熟的指南。该指南采用新的GRADE分级,来自中国的证据或数据很少。尽管中国在糖尿病足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积累了一些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和临床经验,但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非常少,能为国际指南制定提供帮助的随机对照研究更少。实际上,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发布的5部指南中仅引用了一篇中国文献。因为糖尿病足涉及创面、血管、神经等多种因素和问题,控制全部因素以开展对照研究十分困难。我国关于糖尿病足的学术研究目前落后于国际水平。许教授撰写了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中国的情况,发表在2016年4月《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上。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现状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糖尿病足防治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多学会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管外科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以及中医学会都设立了糖尿病足学组或分会。中国关注糖尿病足的学术团体非常多,说明该病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是,我们依然面临临床医生对糖尿病足的防治能力不足的挑战。例如,内科医生难以甚至不能处理严重的糖尿病足合并感染,外科医生尤其是骨科医生处理足病往往不够及时。如何开展积极有效的多学科协作仍是管理好糖尿病足的一项重大挑战。
糖尿病足的分级诊疗
糖尿病足的分级管理非常重要,印度、巴西、荷兰等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就分级管理而言,一级医院主要负责筛查糖尿病足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患者教育,预防糖尿病足发生;二级医院负责轻度糖尿病足患者的一般性创面处理;三级医院负责管理重度患者,处理严重感染、血管、神经病变或其他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要明确患者的病情,依据病情处理患者或及时转诊,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组正在推动糖尿病足的分级管理,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