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您防范了吗?

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您防范了吗?

2017-03-24 来源:甜蜜亲友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友视力好,并不等于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糖友因无症状而不自知,却可能已对心、眼、肾、脑、足等已造成伤害。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贯穿于糖尿病各个不同时期的糖尿病眼病,糖友们对它的认识又有多少呢?

  相信有糖友十分关注并发症,但也有很多糖友并不清楚糖尿病眼病,并对其置之不理,但长此以往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有可能会导致失明。

  红胖今天就来普及下什么是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希望大家对糖尿病眼病多一分认识和重视。

  糖尿病性眼病贯穿于糖尿病各个不同时期。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骤盲白内障是威胁糖友的最严重并发症,因此被冠名为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致盲占盲人总数的20%。青光眼的种类很多,其中最难治疗的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这样的特点:病情来势凶猛,痛苦时常常痛不欲生,治愈率极低。

  糖尿病引起的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展迅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手术治疗往往因术后新的滤过口再次粘连、闭合而造成手术失败

  骤盲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成为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与血糖高、房水渗透压发生改变以及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有关。而高血糖引起的白内障,又称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年轻的重症糖友中,在幼儿中也可发生,而中老年人比较少见。双眼多同时发病,进展速度快,常几天就可以成熟。

  糖尿病性白内障若在发病初期及时地控制血糖,变浑浊的晶状体可以部分恢复透明。晶状体一旦完全浑浊只有依靠手术复明。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即可致盲,因此称为骤盲白内障。此病可预防,只要控制血糖、定期复查、及早处理眼部并发症,即可避免走向“黑暗”。

  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终点是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六期,随着糖尿病病程和病情的不断变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逐渐加重,血糖升高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催化剂。当出现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时,在相应范围内产生了盲区——视野缺损。一旦视网膜全脱离将导致全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需要手术治疗。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是恢复视网膜功能的前提,早期小范围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可挽救部分视功能,大范围的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较差。

  骤盲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成为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与血糖高、房水渗透压发生改变以及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有关。而高血糖引起的白内障,又称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年轻的重症糖友中,在幼儿中也可发生,而中老年人比较少见。双眼多同时发病,进展速度快,常几天就可以成熟。

  糖尿病性白内障若在发病初期及时地控制血糖,变浑浊的晶状体可以部分恢复透明。晶状体一旦完全浑浊只有依靠手术复明。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即可致盲,因此称为骤盲白内障。此病可预防,只要控制血糖、定期复查、及早处理眼部并发症,即可避免走向“黑暗”。

  给糖友的建议

  确诊糖尿病后,每年查一次眼底。

  糖尿病对眼睛的损害,在患病的三、五年内基本没有体现,一般8年、10年,甚至15年后才表现出来。正是因为糖尿病眼病“现形”晚、病人无感觉,所以后果才非常严重——一旦致盲,治疗非常困难。

  只要一确诊糖尿病,马上就要查眼底,看其视网膜上是否出现微血管瘤;其后保证每年一次检查,这是尽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好方法。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一旦眼前有黑色“漂浮物”、“蝌蚪”、“蜘蛛网”,要马上就诊。

  糖友视力好,并不等于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糖友因无症状而不自知,却可能已对心、眼、肾、脑、足等已造成伤害。

  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用肉眼能看到的血管,其病变情况不仅能直接反映视网膜受损情况,还能反映疾病对全身微血管的损害程度,进而间接判断出其他脏器的受损状况。

  所以,糖友应尽早检查眼底,这对治疗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很重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