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糖尿病是吃太甜导致的吗?

糖尿病是吃太甜导致的吗?

摘要:糖尿病是经常吃太甜导致的吗?瑞京糖尿病医院专家介绍。在很早之时,我们常听说的一个概念就是:"要少吃糖,糖吃的太多会让尿里带糖,也就会得糖尿病了。"这句话有道理吗?

  糖尿病是经常吃太甜导致的吗?瑞京糖尿病医院专家介绍。在很早之时,我们常听说的一个概念就是:"要少吃糖,糖吃的太多会让尿里带糖,也就会得糖尿病了。"这句话有道理吗?

  糖尿病,从这个名字看上去,是指的"尿液中带有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糖尿和糖尿病,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不会带有糖的,这是因为,血液中的糖在经过肾脏过滤后,还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但是,如果血液中的含糖量过高,超过180mg/dL时,肾小管来不及重新吸收糖分,从而造成糖尿。

  在人体进食,尤其是摄入大量糖类物质如淀粉、蔗糖等物质后,这些物质被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因此用餐后血糖会显著的升高。如果易于分解的含糖物质一次性摄入过多,那么可能造成血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吸收极限,从而造成糖尿。可见,糖尿这一现象是和血糖水平相关的。摄入甜食太多造成糖尿现象,并不一定代表糖尿病的发生。

  不过,虽然偶尔的的糖尿现象并不能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但长期的甜食及高热量饮食的摄入,的确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通常,医学上所说的糖尿病,并非以糖尿现象作为判断,而是以血糖浓度长时性超标作为判定标准。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浓度长时间超过140mg/dL时,即可判定患有糖尿病。这是由于人体内有一套精确的血糖控制体系,即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系统。

  在进食后,升高的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则刺激机体细胞摄入血糖,从而迅速降低血糖浓度,并维持在正常水平。然而,如果这套血糖控制体系出现问题,那么就会造成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血糖就会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这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浓度的过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降糖;另一个则是虽然有了胰岛素,但细胞不能听从胰岛素的命令吸收血糖,这两种病因就分别造成了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一般是免疫性疾病,即胰岛β细胞遭受破坏,胰岛分泌不足,而II型糖尿病则是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机体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

  对于糖尿病来说,长期人们认为这是一种老年病、富贵病,但目前来看糖尿病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和现代人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有关。高糖饮食会使得血糖经常性的保持在较高水平,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而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则会诱发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

  另一方面,高热量的饮食会造成超重和肥胖,而肥胖则会造成在机体内形成广泛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又会加剧胰岛素抵抗的水平。由此可见,长期的甜食和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控制这些食品的摄入对于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