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越来越重视,认为本病从消渴病发展而来,其病理机转与消渴病有相似之处,但亦有其独自的特点。
(二)诊断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三项:
1.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与体征,电生理检查异常等。
3.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三)常见的物理检查:
1.电生理学检查:
采用肌电图测定糖尿病人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早期检出或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特征,下肢较上肢,远端较近端更为明显。
2.振颤量阈值测定:
振颤量阈值的测定通常采用C128音叉,用被检查的特定部位感到振动的阈值与检查者手所感觉的余振时间的差值来判定,由于不太准确,所以最好用电气C128音叉变更振幅的半定量方法测定。振颤觉异常不是单一神经障碍,而是大经神经和小经神经两者混合性障碍,可敏锐地反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糖值的变化,对于血糖控制较神经传导速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当血糖控制两周,可见大幅度改善。
(四)分期:
为了更好地评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并在治疗中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将本病分为三期:
早期:症状出现到功能代偿,手足麻木、疼痛范围较局限,未影响其生活工作能力,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减慢。
中期:症状加重致部分功能失代偿,有明显的上下肢麻疼症状,肌肉无萎缩,工作能力受影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示神经元性受损。
晚期:功能完全失代偿,上下肢麻木,疼痛,肌肉委缩,甚至肢体废用,丧失工作能力,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示神经元性受损及肌电图异常。
(五)辨证论治:本病虽有分期、分型,但在每一期中均可见到相同的证型,而仅以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故在辨证论治中,应随病情轻重及据证候加减用药,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辩证施治,效果更佳。
下肢动脉微灌注疗法——当天即可缓解下肢酸、麻、肿、疼等神经病变症状
下肢动脉微灌注疗法是采用穿刺技术,通过微导管灌注各种高效药物,使药物直达病灶区,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和疗效,快速控制感染,充分扩张血管,改善足动脉供血,促进病区血流、血液循环和神经代谢,从而达到预防局部病变、防止截肢的目的,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最新方法。
盐酸二甲双胍片: 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硫辛酸胶囊: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健客价: ¥623硫辛酸胶囊: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磷酸西格列汀片: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
健客价: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