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生活起居 > 糖尿病共同照护研讨会之----糖尿病教育从临床经验走向社会实践

糖尿病共同照护研讨会之----糖尿病教育从临床经验走向社会实践

摘要:2016年第一届海峡两岸糖尿病共同照护研讨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沈犁主任进行了《糖尿病教育从临床经验走向社会实践》的演讲,重点谈了糖尿病教育在防治中的常重要作用。

  2016年第一届海峡两岸糖尿病共同照护研讨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沈犁主任进行了《糖尿病教育从临床经验走向社会实践》的演讲,重点谈了糖尿病教育在防治中的常重要作用。

  沈犁主任讲到:“对于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入院前、住院时、出院后,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只有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健康教育,才能使患者取得最大的获益。更多的管理应该是患者出院以后,才最重要。”

  她还用研究数据证明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改善身体的各项指标,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与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她说,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取决于对患者的教育质量。调查显示: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血糖控制更好,接受教育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更低。

  糖尿病患教内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教育;饮食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口服药、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低血糖表现及处理;血糖监测教育;预防并发症的教育;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教育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糖尿病教育的方式方法发展迅速,理论指导通常采用小组/集体教育形式;行为指导及健康咨询多采用一对一形式,如动作示范、电话交谈、家访等;运用网络平台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同伴教育模式、授权教育模式、结构化教育模式。

  目前,对于推荐某一特定教育模式或其所需的设置、频率、教育内容仍无足够证据支持,但好的患教项目应遵守下列原则:1.能反映既定成人学习原则;2.由接受过训练的来自多个领域的教育团队提供给一组糖尿病患者,除非某个患者不适于小组授课;3.对于最广大的群众开放,无论其文化背景、种族、地理背景及残疾与否,并在社区或当地糖尿病中心进行;4.运用多种技术提高参与者的学习动力、适应其不同的需求,并与常规糖尿病护理相整合。

  在评估糖尿病管理时,最重要的指标为:以HbA1c衡量的目标血糖值,推荐目标为6.5%-7.5%;餐前/餐后血浆葡萄糖值;急性低血糖及高血糖的预防;微血管危险因素的下降,如血脂紊乱、高血压、吸烟及肥胖;短期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及治疗耐受性;糖尿病并发症的长期影响,生活治疗及死亡率。

  总之,糖尿病患者教育在糖尿病控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教育的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发展,结构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不同的教育内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育模式,糖尿病教育不只是医务人员的工作,社会各界均可参与。

  社区糖尿病患者调查现状

  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低---北京市3个社区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调查:总血糖达标率为45.7%,血糖达标的患者不到一半。

  患者胰岛素注射能力不足---上海市3个社区居委会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能力现状调查:社区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能力不足,胰岛素注射规范和技能普遍缺乏。

  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及需求迫切---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及需求调查:超过70%的患者有接受教育需求或非常需求。

  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的特点:时间上,求长期而连续,追踪与随访;内容上,更贴近患者生活,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形式上,注重患者参与、同伴支持及糖友互动。

  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模式

  个体化教育模式:全面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干预。沈犁主任说,个体化并不是一对一,可以分群体进行,如中青年组,独居老人组。

  系统化教育模式:成立社区健康教育小组;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档案;成立糖友俱乐部,培训糖友组长,开展同伴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患者教育系列讲座;定期电话回访及家庭访视。

  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优势: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更易于建立长期联系;进行持续追踪与随访;具有连续性、反馈性等潜在优势。社区糖尿病教育覆盖人群更广;初确诊糖尿病患者外,还覆盖超重、糖耐量异常等居民的一级预防;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更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移动医疗在血糖数据化管理中的优势:血糖控制指标具有可数据化的典型特征,移动医疗互联网技术在糖尿病移动远程管理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成为目前移动医疗最具前景的垂直领域之一;移动医疗可提供更方便的血糖记录,更实用的自动健康提醒,更具个性化的血糖数据分析,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支持;减少了患者门急诊就诊和住院率。

  通过移动医疗进行血糖数据化管理;实时传输自我监测血糖数据;医师及时了解患者血糖情况,给予反馈信息;促进患者生活方式调整;优化患者治疗方案;减少患者使用其他医疗手段的支出,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

  沈犁主任谈到了清华长庚医院向台湾学习糖尿病共同照护的个案管理的经验,融合了移动医疗管理,帮有条件的患者下载移动端血糖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和指导,接受咨询,建立糖友群,按随访计划进行追踪,利用移动互联网管理工具,糖尿病个体化教育效果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