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症状 > 空腹血糖就没有患糖尿病吗

空腹血糖就没有患糖尿病吗

2017-02-23 来源:检验医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空腹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减退都是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高血糖状态,即糖尿病前期。一般要经过3年~5年,才会发展到空腹、餐后血糖明显升高。

  现在的许多体检中心每年要为大量人群进行体检,其中最常检查的就是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正常了,往往会告诉体检者没有糖尿病。然而,空腹血糖正常未必没有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即8小时~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的情况下,早餐前采的血,所测定的血糖值。这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在糖尿病早期,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仅轻度损害,能控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所以空腹血糖正常。

  但是,进餐后食物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则需要更多的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而那些胰岛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者,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不能满足需要,餐后血糖就会升高。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为7.8mmol/L,即使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一旦超过这个上限,即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mmol/L~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超过11.1mmol/L,就是糖尿病了。

  空腹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减退都是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高血糖状态,即糖尿病前期。一般要经过3年~5年,才会发展到空腹、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而这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已明显减退,则病情也会比较严重,甚至出现心、脑、肾、眼等器官损害。

  为降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危人群包括老年、肥胖、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人群,应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对于糖耐量减低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都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对于难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或仅靠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必要时应予以药物干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