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
食治疗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I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不管病情是轻是重,不论是否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用量及控制体重。血糖轻度增高的患者,单靠饮食治疗就能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药物再好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但饮食治疗绝不等于“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饮食治疗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是单指“主食”)与质(指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求既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又能帮助血糖及体重的控制。
运
动量不足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疗效;此外,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控制。
不
良情绪
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均会引起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减少,致使血糖升高,因此,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选
药不当
糖尿病患者用药讲究个体化,应当针对每位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胰岛功能状况、年龄、胖瘦、有无并发症及全天血糖的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有些患者在虚假广告的误导下,选用降糖效果不确切的中成药或保健品来代替降糖西药,由于选药不当,致使血糖居高不下。
用
药不足或过量
无论是药量不足还是用药过量均可导致血糖升高。药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容易理解,不再赘述。需要警惕的是后一种情况,降糖药物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过低,可引起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反跳性增高。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会反弹得更高。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若属于后一种情况,则晚间降糖药用量应适当减少而不是增加。
间
断服药
不少患者由于工作紧张、出差等原因,经常忘记或漏服药物,结果导致血糖升高。不少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后就擅自停药,等到血糖回升到很高时,再按原先降糖药的剂量服用就很难达到控制目标。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彻底根治,因此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切不可吃吃停停。
药
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如果使用不当,将事倍功半。例如,磺酰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糖类的吸收,应当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每日3次服用,有的每日服用1次即可。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每日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日1或2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亚莫利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日服用1次即可。
药
物合用不当
单一药物治疗在开始阶段多可奏效,而服用数年后,常出现药效降低、血糖逐渐升高的现象,此时应及时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联合用药的原则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协同发挥降糖作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有些患者将同一类的降糖药物合用,如优降糖与美吡达联用,这样非但不能增强降糖作用,反而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胰
岛功能衰竭
许多降糖药物都是在患者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随着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甚至衰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降糖药物{主要指优降糖、美吡达等磺酰脲类药物}开始有效,应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甚至完全失效的缘故。因为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当患者胰岛功能已完全衰竭时,此类药物也就没有药效了。
胰
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大大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造成血糖升高。身体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其血糖升高的原因多是由于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对这类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不是促胰岛素分泌药或者胰岛素,而是应当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药物,通过消除胰岛素抵抗来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有
升糖因素存在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服用了具有升糖作用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即心得安)、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即双氢克尿噻)、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2、同时合并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病等。
应
激状态
处于感冒、严重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应激状态或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皆可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气
候因素的影响
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受季节影响而变化,寒冷刺激可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
未
被识别的I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儿童,但目前看来,成人阶段发病的1型糖尿病也并非少见,由于其某些症状与2型糖尿病颇为相似(如发病迟、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再加上目前对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查尚未普及,因此,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由于这类患者的胰岛功能衰竭很快,因此,口服降药物的疗效不会维持太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血
糖监测不利
自我血糖监测对于血糖控制非常重要,但是其结果取决于血糖仪的质量和使用者的操作水平。一个不准确的检测结果,常会错误地指导治疗调整,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或低血糖的发生。
该产品与配套的血糖试纸配合使用,用于定量检测人体毛细血管全血中葡萄糖浓度;可以由临床单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该项操作的患有糖尿病的非专业人员或其家属操作;只用于监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效果,而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也不能作为治疗药物调整的依据。本品为重复性使用医疗器械。
健客价: ¥599配合欧姆龙血糖仪一起使用测量血糖。
健客价: ¥60用于自测人体毛细血管全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本产品用于体外监测,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工具。
健客价: ¥48该产品用于定量检验指尖新鲜毛细管全血中葡萄糖含量。
健客价: ¥120用于体外血糖检测。
健客价: ¥175欧姆龙血糖仪。
健客价: ¥288测量血糖浓度。
健客价: ¥72测量血糖。
健客价: ¥298安准型血糖监测系统适用于末梢葡萄糖检测,可用于医疗机构快速血糖测试,糖尿病患者或其他人群的血糖监测。
健客价: ¥35用于定量测量毛细血管全血血糖。
健客价: ¥138测量血糖浓度。
健客价: ¥30强生稳豪倍易血糖仪ONETOUCH Ultra Easy 一款结果准确、操作简明的血糖仪帮助糖尿病患者重拾多彩生活。
健客价: ¥468用于医疗机构快速血糖测试,糖尿病患者或其他人群的血糖监测。
健客价: ¥38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指尖新鲜毛细血管全血中的葡萄糖浓度。
健客价: ¥199与鱼跃血糖仪配套使用,主要用于医院和家庭患者体外定量检测新鲜毛细血管全血中的葡萄糖浓度。
健客价: ¥65用于体外测量人体新鲜毛细血管全血样本中的葡萄糖浓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血糖监测,也可辅助临床医护人员监测患者糖尿病控制的效果。
健客价: ¥558该产品与配套的血糖试纸条配合使用,用于体外监测人体毛细血管全血中葡萄糖浓度。该产品可以由专业人员、熟练掌握该项操作的患有糖尿病的非专业人员或其家属在家中或医疗单位进行血糖监测。该产品只用于监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效果,而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也不能作为治疗药物调整的依据。
健客价: ¥399补养气血。用于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月经量少色淡。
健客价: ¥16用于医院快速血糖检查及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健客价: ¥158适用于安稳血糖仪。仅供体外检测。用于末梢全血葡萄糖测试。
健客价: ¥56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测及糖尿病筛选。
健客价: ¥56用于筛选糖尿病患者和血糖自测,请与艾科灵睿血糖仪配套使用。
健客价: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