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吃糖(甜食、水果)太多就会得糖尿病吗?

吃糖(甜食、水果)太多就会得糖尿病吗?

2017-01-19 来源:医随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运动能很好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说白了就是让胰岛素少分泌,但效果更强。反过来说,少动久坐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这是个常见的误区了,老百姓都说别吃太多糖,小心糖尿病。实际上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糖刺激不能算是糖尿病的一个单一诱发因素。吃糖多,不一定就会糖尿病。

  糖尿病分两种,我们总说的就是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目前看主要有这么几个:

  1,遗传因素。很多人认为I型糖尿病是遗传的,实际上II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更强。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2,肥胖。肥胖是糖尿病一个最主要的单一诱发因素,而且跟体脂分布有关。中心型肥胖,也就是大肚子,跟糖尿病关系最大。而且,这种相关性,男性要大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腰围较粗,挺个大肚子,是最危险的糖尿病发病信号。

  3,高脂膳食。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了,基本可以明确,高脂肪摄入,尤其是高饱和脂肪摄入,会大大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

  4,少动。运动能很好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说白了就是让胰岛素少分泌,但效果更强。反过来说,少动久坐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都非常有效,尤其是能大量消耗肌糖原的运动方式,比如高强度有氧无氧混合运动,快速蹬车、高速冲刺跑、高强度健身操等,效果都最好。

  倒不是说低强度有氧运动不管用,只是低强度有氧运动,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5,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铬、锌、硒等缺乏,都有可能跟糖尿病发病有关,尤其是铬。众所周知,铬是胰岛素的“增敏剂”,胰岛素要发挥作用,需要铬的参与。全谷物食品、鱼肉和贝类含铬较高。如果这些东西平时吃的少,可以考虑适当使用膳食补充剂。

  6,其它顺便提一句,有研究发现,新生儿体重小于2公斤,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推测可能跟母亲孕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