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与一多年老朋友聊天,说起糖尿病。
对当前的糖尿病治疗,我认为是:过度追求降糖,导致机体自身血糖调节机制的紊乱,最后血糖控制越来越差,糖尿病的并发症逐渐严重。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观点是:
1、血糖调节控制,是机体自身的一个复杂过程。仅仅从激素看,就有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与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的相互平衡与制约关系,此消彼长的变化,当然有来自不同激素之间的或促进或抑制的复杂关系。
一天中,机体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食与禁食,以及生物节律,尽可能地进行着符合需求的调节与控制。
口服降糖药物,对激素的这些平衡与制约是一种破坏。这种破坏,或是间接的或是直接的。或者说,药物的作用,在表面上降糖的同时,造成了机体自身血糖调节与控制的紊乱。长期的紊乱,使得机体不再具有原来的有效的血糖调节控制能力。
2、如上所述,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不用降糖药物,岂不很好?非也。
所谓2型糖尿病,就是血糖调节控制出了问题。比如空腹血糖高了,比如餐后血糖高了。在没有达到很高的时候,血糖的调节能力已经变差了,所谓的血糖调节受损,即缩写IGR,以前叫做糖尿病前期。
其实,远在血糖调节受损之前,血糖调节已经出了问题,但是机体在挖掘自身的调节控制潜力,努力调节控制着血糖的平稳,只是机体的主人我们自己的大脑没有这个意识而已。这个挖掘潜力的过程,准确的学术名词,叫做代偿。而潜力已经挖掘到底了,血糖调节控制不好终于露出苗头,叫做失代偿。
失代偿,就说明进入糖尿病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失代偿如果发现得早,就是血糖调节受损,包括了空腹血糖受损及血糖耐量低减,还可以通过符合患者自身特殊情况的有效干预,逐渐恢复到正常。失代偿发现晚了,发现时就已经是糖尿病甚至非常严重了,那么通过一般的干预,就已经不是那么有效了。这时,不用药物,严重的并发症会发展迅猛。因此,药物是必需的。
3、糖尿病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当然也与体力活动有关,但前者更是根本一点。不好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导致了糖尿病的大规模爆发。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糖尿病就是对你生活方式的反抗。因此,革自己生活方式的命,是必须的。有人说,饮食干预很痛苦。革命,而且是革自己的命,能不痛苦吗?
因此,药物,这里说的是降糖药物,是救急,而不应该是当作饭吃。
糖尿病的干预,应该另辟蹊径。如何做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