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糖尿病不该怪“糖”,怪谁?

糖尿病不该怪“糖”,怪谁?

2016-12-06 来源:中唐糖尿病俱乐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肥胖是糖尿病的极危险因素,适当的减重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灵敏性;过度消瘦者则应该通过饮食调节,恢复正常体重。

  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吗?

  关于糖尿病,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是糖吃多了的关系,其实不然!

  对此,小编特别采访了石家庄糖尿病医院门诊主任屈洪善医师。

  防治误区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防治误区,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屈主任解释道:“医学上的“糖”也和老百姓说的“糖”不完全相同。在医学概念里,是指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如淀粉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双糖(蔗糖)等。而老百姓平时说的糖多是单糖或双糖。不能简单地把吃糖和得糖尿病划上等号,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那糖尿病到底跟什么有关呢?

  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分1型2型,前者的起因是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的起因是胰岛素作用不强(其实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所以胰岛素的效用变小)。

  而石家庄糖尿病医院院长王钢柱主任医师总结历代医家经验,在20多年的研究探索和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从肝论治的“疏肝调气法调节糖尿病血糖功能”的创新理论。“疏肝调气法”中,肝失调畅,气机紊乱,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和输布,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这是糖尿病的病及关键。

  专家警语

  “需要指出的是,健康的人可以吃甜食,但吃多了对身体肯定没好处,因为甜食吃多了会发胖,肥胖又易诱发糖尿病,尤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及腹部肥胖的人群。”

  高血糖很容易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及早调节血糖才是正道。日常生活中,可用桑叶、菊花等药材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帮助改善阴虚、燥热的体质,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小贴士: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少

  均衡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三餐营养成分均衡,多菜少肉七分饱。多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的极危险因素,适当的减重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灵敏性;过度消瘦者则应该通过饮食调节,恢复正常体重。

  情绪减压

  精神紧张、抑郁等也是致病因素,如果你长期如此,那么一定要尽快找到减压的方法。

  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并增加体内的压力激素含量。每天23点前入睡,睡7~8小时,午休20分钟。

  戒烟戒酒

  不想糖尿病病情恶化,这两项一定要戒了。适度运动,每天行走1万步,或进行其他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