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无招胜有“谱”?血糖监测频率和方案的学问

无招胜有“谱”?血糖监测频率和方案的学问

2016-11-04 来源:糖尿病之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血糖监测的频率,其实应该由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对血糖控制要求越高,比如怀孕期间,或者是血糖越不稳定,越是需要更多的血糖监测。

  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血糖监测,找到血糖异常的点,是控糖的关键。

  而至少有60%的糖友认为,血糖吗,随便测测就好,也不需要有什么章法,就好像《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剑法,无招可以胜有招。

  而我们遇到的医生呢,却总是说要糖友记录血糖,说是要啥“血糖谱”来帮助诊断和治疗。

  在血糖监测上,无招真的胜过有“谱”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清楚。

  会

  长曾经做过一次关于血糖试纸使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的糖友一年下来,需要用3000多条试纸,而有的糖友则一百条都用不到。

  于是就有人问了:这么大的差异,除了1型2型糖友在治疗方案上的差别,这个血糖监测频率到底由啥来决定的?

  血糖监测的频率,其实应该由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对血糖控制要求越高,比如怀孕期间,或者是血糖越不稳定,越是需要更多的血糖监测。

  所以,过多、过少都不科学。

  一谈到让糖友增加血糖监测频次,总会遇到有多心的糖友质疑:您不会是在帮血糖仪厂家“带盐”卖试纸吧?

  好吧,我们先来看看各类指南对血糖监测频率的建议。注意,只是建议,毕竟最后的决策权还在糖友本人。

  图中的“d"是天的意思

  说到这里,又有急性子的糖友跳出来问了:会长会长,你告诉我们血糖应该监测多少次,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还是直接告诉我们具体的监测方案吧。

  别急,先告诉大家三个简单的原则:

  1

  餐前和餐后尽量配对测

  2

  三餐都要轮换覆盖到

  3

  在两周内轮换到所有该检查的点

  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糖友,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拉长一些。比如可以每周测定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两周安排测一次全天血糖谱,即三餐前后和睡前血糖,必要时可以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而对于血糖还不稳定的糖友,最好每隔3-4天监测一次全天血糖谱,以便于了解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

  另外,有时候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比如糖友在空腹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糖友驾车外出前也应该检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状态下驾车。

  另外,在做完血糖监测之后一定要记录和分析:

  1、随时记录血糖检测结果和用药情况;

  2、记录导致低血糖和血糖升高的各种原因;

  3、了解自己血糖控制的目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计划;

  4、当血糖高于治疗目标或者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糖或血糖大于13.3mmol/L时,应该及时找医生咨询。

  5、每次就医时,别忘了带记录血糖、饮食和用药情况的记录本。

  下面就告诉大家一些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案:

  1、忙碌的上班族,平时很忙,那么可以选择在平时上班时间检验晚餐前后的血糖,再利用假日来检查早午餐的血糖。(6次/周,一个月约使用25片试纸)

  2、观察睡前与隔天清晨的血糖,可以了解这段时间的血糖变化趋势,有助于口服药或者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或是分析有没有必要加餐吃夜宵。(6次/周,一个月约使用25片试纸)

  3、空腹血糖已经达标,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仍然偏高,怀疑餐后高血糖,但是却没有办法或者不方便测试餐后血糖的糖友;或者要搞清楚白天有没有低血糖的糖友,可以测量午晚餐前血糖来辨识。(6次/周,一个月约使用25片试纸)

  4、平时忙碌时,也可以选择在假日连续检查一整天的血糖,优点是可以观察一整天的血糖变化情况,缺点是若平时的作息或饮食与假日不尽相同时,则无法了解平时的状况。(12次/周,一个月约使用50片试纸)

  5、这是台湾的医生护士最常建议的方式,“跳岛”式配对检测,不需要每天测量血糖,但是可以涵盖三餐前后及平时、假日的血糖变化。(8次/周,一个月约使用32片试纸)

  6、有时候也要看睡前至隔天清晨的血糖变化,确认半夜是否发生低血糖或出现凌晨高血糖的情况,这种检查方式对于鉴别早餐前高血糖的原因是很重要的。(8次/周,一个月约使用32片试纸)

  7、连续检测两次同餐次的血糖,可以找出血糖的变化类型。联系两天检查同一餐次时,若选择相同的醣类食物,就可以有效的观察这一餐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并加以调整。(14次/周,一个月约使用56片试纸)

  8、连续四个点的血糖监测可以更清楚了解血糖在不同时间的变化。(28次/周,一个月约使用120片试纸)

  9、在生病日、生理期、高血糖、低血糖期间或更改治疗方式时,可以通过密集的监测,得到足够的血糖数据,以便进行药物、饮食和运动的调整。(接近或超过50次/周)

  10、如果能够完全做到三餐配对及睡前检测,绝对有利于迅速达标如果没有办法提供餐后血糖的数据,退而求其次,可以观察间隔4-8小时左右的两个餐次,如早/午餐、午/晚餐等的血糖差距,提供饮食与药物调整参考。(10-14次/周)

  以上告诉大家的各种轮换或交替的血糖监测方案,需要经过多日或多次,才能提供充分的数据,做出具体的结论。

  病情明朗或稳定后,就算减少血糖检测的次数,也能重点收集到必要的血糖数据。

  综上所述,其实血糖监测的频率和具体的方案十分灵活,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灵活安排,这貌似又回到了“无招”的境界。

  但是,对于大多数糖友来说,在没有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血糖监测”这门武功之前,还是需要先参考这些监测方案的套路,尤其是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建议的监测方案。

  毕竟,“无招”也是建立在“有谱”的基础之上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