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吗?无糖食品怎么选?

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吗?无糖食品怎么选?

2016-06-04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糖对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各式各样的“无糖食品”应运而生,还经常伴随着“更健康”“适合糖尿病人”“帮助减肥”等极具吸引力的营销语言。

  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是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一直是公认的罪魁祸首。尽管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是由遗传导致的,但它同时也与卫生和饮食习惯有关。

  糖尿病被分成两种类型。在Ⅰ型糖尿病中,血糖升高来自于负责制造胰岛素的胰腺细胞的自我毁灭。没有了胰岛素,肌肉、脂肪组织和肝脏就无法吸收血液中的糖分,本来应该转化为能量的糖在血液中堆积,于是造成了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乱。而Ⅱ型糖尿病患者仍然能够正常制造胰岛素,病因在于机体对胰岛素的排斥以及拒绝正确使用糖分。在这种情况下,胰腺的反应是继续制造更多的胰岛素,直到功能衰竭,不能再制造足够的胰岛素为止。

  目前,Ⅱ型糖尿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正在呈下降趋势,这与肥胖人群数量增多有关。Ⅱ型糖尿病在早期很难被觉察,它的潜伏期平均有8年之久。许多患者在发现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时,却发现早已患上了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肥胖人群中,也与摄取太多含糖食物有关。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法国食品卫生安全局组织了几十个临床实验,针对上万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研究测试了不同饮食习惯对血糖的影响,另一些则重点研究了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患病前的几年中的饮食习惯。这些研究特别比较了淀粉、蔗糖、果糖(水果中含的糖)以及各种甜味剂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果并未发现不同类型的糖对糖尿病影响的显著区别。法国食品卫生安全局将淀粉归为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因为研究中检测到,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对血糖升高有显著作用。不过,许多食物含有淀粉却没有提升血糖的作用,例如豆科植物、没有成熟的香蕉等。对这些食物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看起来十分必要。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弗朗索瓦兹·克拉维尔-夏普隆和居伊·法格拉兹的研究团队,在14年间对超过6.6万名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喝低糖饮料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实验证明,每周喝0.5升低糖饮料,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每周喝1.5升以上含甜味剂的饮料,患Ⅱ型糖尿病风险会增加59%;而喝鲜榨果汁不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这些饮料的糖分中所含的甘油指数更低。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点或其他会提升血糖的食物,特别是当父母患有糖尿病时,要格外小心。虽然糖不是导致糖尿病的唯一因素,却非常重要的因素。

  随着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糖对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各式各样的“无糖食品”应运而生,还经常伴随着“更健康”“适合糖尿病人”“帮助减肥”等极具吸引力的营销语言。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无糖食品”。

  何为“无糖食品”??

  首先,“无糖食品”是有明确的国家标准的。

  在我国国家标准中,是指100克固体或者100毫升液体中所含的糖不超过0.5克。此外,还有一个“低糖食品”的概念,中国标准是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中不超过5克糖。

  除此之外,还需要强调:

  1.这里的“糖”并不仅仅是蔗糖(我们常说的白砂糖),而是指有甜味的、所有单糖和双糖的总称。

  除了蔗糖,常见的还有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等。蜂蜜和高果糖浆都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也是国标中所说的“糖”。

  2.“低糖”“无糖”也并不仅仅指加进去的糖,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也需要计算在内。

  比如桔子或苹果的果汁中,天然的糖含量就可达10%左右。这意味着即便是“100%无添加”,它们不满足“低糖”“无糖”的定义。

  无糖食品热量更低吗?

  一种食物含有多少热量,跟它是否“无糖”没有必然联系。

  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首要作用是产生甜味,一些食物还要靠它改善质感。“无糖”的食物是不是热量更低更健康,取决于用什么来代替糖的作用。

  比如在无糖饮料中,使用低热量的甜味剂来代替糖产生甜味,的确可以降低热量。而且,糖对牙齿的腐蚀、葡萄糖导致的血糖升高、以及果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也都可以避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无糖饮料热量更低、更健康。

  不过,甜味剂不像葡萄糖那样能诱导身体产生的饱足信号,不利于人们控制食欲--简单来说,就是你喝无糖可乐不容易感觉饱。如果控制食欲自制力不足,那么无糖食品有可能让你吃得更多。

  用甜味剂代替糖,对饮料来说容易操作,但对于固体食物中就没这么简单了--不用糖,就得用其他成分去填补糖的位置。

  食物中的宏观成分除了糖,还有淀粉等“复杂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和脂肪。

  ◎如果是用脂肪来代替糖,那么不过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热量比糖更高;

  ◎如果用蛋白质来代替糖,在营养上倒是不错,不过在价格和口味上都会完全不同;

  ◎如果用淀粉或糊精来代替糖,有助于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但也并不能降低热量--淀粉、糊精甚至蛋白质,跟同等质量的糖热量几乎相同;

  ◎如果用膳食纤维去代替糖,由于我们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倒是可以降低热量,而且还有其他的健康价值,比如有助于通便、降低胆固醇等等。不过,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跟糖相比相差太大,取代起来难度很高。

  糖尿病人应该选无糖食品吗?

  不一定。

  糖尿病人的饮食,最关键的是控制血糖的大幅波动。

  一般而言,如果在食品中用糖醇代替了葡萄糖或者麦芽糖,升糖指数会比相应的含糖食品要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食品厂家会在无糖食品中加入糊精、精制面粉、米粉等,在导致血糖波动方面比蔗糖好一些,但也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关系。

  所以,“无糖”并非就高枕无忧,糖尿病人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请关注食品包装上的这些信息:

  除了在包装上的“无糖”标签,还应该去看看配料表。

  如果其中有淀粉糊精、环状糊精、精制面粉、米粉等,就需要小心对待,这些成分在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就说明其含量越高。

  无糖食品可以减肥吗?

  不少糖尿病人为了减肥,选择无糖食品。

  其实,从饮食角度,减肥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摄入和膳食平衡。所以,是否“无糖”不是关键,无糖之后“有什么”才是关键。

  如果有减肥需求,无需纠结是否应该选无糖食品,而更应该关注食品标签上标示的“能量”值。

  添加的甜味剂安全吗?

  如果想要甜味又不想要热量,就只能使用甜味剂。一说到甜味剂,就和其他的食品添加剂一样,总有人质疑其安全性。

  实际上,能够产生甜味的物质很多,但要拿到“上岗证”成为甜味剂,需要经过重重考验。而且,国家对于这些“上岗”的甜味剂都限定了严格的“安全使用量”。

  除了甜蜜素,其他常用的甜味剂(比如糖醇、阿斯巴甜、安赛蜜等)的“安全使用量”相当于每天几百克蔗糖产生的甜度,想要“超标”也很困难。

  所以,对于正规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无需担心甜味剂的安全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