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糖尿病友小心骨质疏松!

糖尿病友小心骨质疏松!

2014-12-0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均为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骨质疏松症可以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慢性并发症,可造成长期严重的疼痛和器官功能障碍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和机制复杂,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一般认为除与性别、年龄、体质、重量、种族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糖尿病病情轻重、遗传因素、骨代谢调节等因素有关。
 
 
  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紊乱
 
  糖尿病对钙磷代谢的影响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有人观察到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骨基质及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有关,其发病机制有:①高血糖时渗透性利尿作用及糖尿病并发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使大量钙、磷、镁离子排出体外而出现低钙、低镁血症,使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②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并发糖尿病肾病,可影响维生素D代谢,使钙吸收减少,进而影响骨代谢。
 
  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缺乏是糖尿病性骨疏松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当胰岛素不足时,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被消耗,致使骨基质减少。②胰岛素缺乏时,可通过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使成骨细胞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引起骨质疏松。③当胰岛素缺乏时,环磷酸腺苷生成增多,促进骨的吸收,骨量丢失。
 
  高血糖
 
  短时高血糖可以调控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刺激成骨细胞增生。而长期高血糖可使骨胶原纤维发生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糖基化骨胶原纤维一方面可引起成骨作用明显降低。另一方面还可加速骨的吸收,最终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其他机制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及其受体基因、性激素受体基因、细胞因子基因。但各研究结论不一,无统一定论。
 
  深信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研究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骨代谢过程的奥妙之处将被破解。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略有不同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与1型糖尿病略有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血清骨保护素及瘦素水平增高,而这三者水平均与骨量成正相关。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疾病早期机体代偿反应的结果,在临床上发现,几乎所有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均显著降低。
 
  此外,糖尿病男性睾酮及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更是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机制。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合成代谢障碍导致骨基质合成减少,骨密度含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这是骨质疏松症中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原因。
 
(实习编辑:黄加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