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精选文章

教你认识11种药疹

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

过敏体质 为何不可吃芹菜?

晒伤单纯属于日晒的伤害,当皮肤暴露于强紫外线下,出现红斑、疼痛、水肿,皮肤触痛和大泡。而光敏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简单地说,发病原因是因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光敏性食物,又接受了光照,引发过敏反应,发生了光敏性皮炎。

最新发布
2017-05-23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国产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安佰诺)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12周安全有效

标签: 肿瘤 阳性  
2017-05-23

重视新现和疑难真菌病的诊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技术和各种导管技术等医疗手段的普遍应用,以及恶性肿瘤、艾滋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临床上真菌感染的病例不仅日益增加,致病真菌的种类也不断变化,且部分原有的真菌病出现了新的临床表现,即新现和疑难真菌病日渐增多,如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可导致病情延误、治疗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标签: 真菌 基因 肿瘤 
2017-05-23

白念珠菌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信号分子p38MAPK的影响

人THP-1细胞体外与白念珠菌作用后激活信号分子p38MAPK并分泌TNF-α,参与抗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反应。

标签: 白念珠菌 激活 细胞 
2017-05-23

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菌临床株超微形态影响的研究

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可使马尔尼菲青霉菌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两性霉素B对菌细胞的损伤更明显。

标签: 青霉菌 抑菌 药物 
2017-05-23

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4基因高表达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

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耐药菌株ERG4基因高表达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及交叉耐药有关,但白念珠菌ERG4基因高表达在耐药中的作用还有待于通过基因下调进一步研究证实。

2017-05-23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二例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ESFA)是向汗腺导管分化的少见良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免疫组化显示,CK5/6阳性,CK8/18及上皮标记阴性,显示该病变向小汗腺导管分化的特点,与汗孔瘤极其相似,鉴别要点是汗孔瘤的瘤细胞呈宽带状向真皮内生长,间质增生不明显,瘤细胞显著多于间质成分。此外还应与Pinkus纤维上皮瘤鉴别。

标签: 小汗腺 瘤细胞 真皮 
2017-05-23

皮炎外瓶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暗色丝孢霉病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本病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原发感染灶,否认外伤史及注射史,感染途径不明确。与其他外瓶霉相比,皮炎外瓶霉更易引起播散性感染,包括颅脑、心脏、肺脏、消化道。本患者仅表现为皮肤感染,系统无累及,较为罕见。

标签: 皮炎 溃疡 肉芽肿 
2017-05-23

除湿止痒软膏抗炎及止痒作用研究

除湿止痒软膏可明显抑制DNFB引起的小鼠特应性皮炎,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恢复体内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有关。除湿止痒软膏可明显减轻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反应。

2017-05-23

具有多种皮疹表现的蕈样肉芽肿一例

全身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阿维A口服,干扰素隔日肌肉注射。治疗4周后部分皮疹面积扩大,表面浸润稍变薄,皮疹控制不理想。仍在进一步观察中。

标签: 皮损 湿疹 细胞 
2017-05-23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5及其受体的影响

AD组经NB-UVB照射后总有效率达75%,治疗后SCORAD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组治疗前血清TSLP、IL-25含量及TSLPRmRNA、IL-25R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NB-UVB治疗后,AD组四者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标签: 紫外线 皮炎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