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皮炎外瓶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皮炎外瓶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2017-05-23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暗色丝孢霉病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本病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原发感染灶,否认外伤史及注射史,感染途径不明确。与其他外瓶霉相比,皮炎外瓶霉更易引起播散性感染,包括颅脑、心脏、肺脏、消化道。本患者仅表现为皮肤感染,系统无累及,较为罕见。

  患者男,78岁,右前臂红肿1个月,加重伴破溃半月。体检:右前臂12cm×24cm水肿性红斑,压痛明显。红斑上散在血疱,浅表性溃疡,表面有渗出。皮损分泌物细菌培养、抗酸杆菌涂片均阴性。溃疡处刮片直接镜检可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溃疡边缘组织、分泌物分别接种于含氯霉素沙氏培养基和含氯霉素、放线菌酮的沙氏培养基,开始为黑色、湿润的酵母样菌落,后逐渐有绒毛状灰色气生菌丝生长;小培养可见管状瓶梗,瓶梗无领口状结构,椭圆形、光滑的单分生孢子聚集在瓶梗顶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层肉芽肿性炎症。PAS染色及GMS染色可见大量孢子和菌丝。提取致病菌基因组DNA,扩增18SrDNA、ITS,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与皮炎外瓶霉中相应序列100%匹配。

  诊断:

  皮炎外瓶霉引起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治疗:

  口服伊曲康唑2个月后溃疡愈合,皮损面积缩小,目前仍在治疗随访中。

  讨论

  暗色丝孢霉病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本病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原发感染灶,否认外伤史及注射史,感染途径不明确。与其他外瓶霉相比,皮炎外瓶霉更易引起播散性感染,包括颅脑、心脏、肺脏、消化道。本患者仅表现为皮肤感染,系统无累及,较为罕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