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氟芬那酸丁酯(BT)对紫外线诱导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SKH-1无毛小鼠背部随机编号分为6组,仅照光组、BT+照光组、照光+BT组、基质+照光组、照光+基质组、空白组。在处理后24h收集各组皮肤标本,HE染色,用实时PCR检测caspase3、p53、COX-2、PGER1、IL-1β、IL-6的表达量以及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量。
结果照光后24h,与仅照光组相比,涂抹BT软膏组皮肤水肿程度减轻,凋亡细胞的数目减少。实时PCR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仅照光组caspase3、p53、COX-2、PGER1、IL-1β、IL-6均有升高(P<0.05);BT软膏+照光组与仅照光组比较,caspase3、p53、COX-2、PGER1、L-1β、IL-6表达明显下调(P<0.05),照光+BT软膏组仅caspase3、p53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免疫荧光检测:仅照光组与空白组相比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与仅照光组比较,BT软膏+照光组和照光+BT软膏组caspase3表达显著下降。
结论BT可以部分抑制紫外线对于SKH-1无毛小鼠皮肤造成的急性光毒作用。
讨论: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皮肤后主要发生凋亡和炎症,这些反应是UVB导致光毒性反应的主要机制。本研究发现,不论在接受紫外线照射前后,涂抹BT都可以减少UVB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伴有p53和caspase3等参与凋亡的基因表达下调。而且,UVB照射后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2的受体PGER1表达显著升高;炎症因子IL-1β和IL-6都明显上调。而先涂抹BT软膏30min后再接受紫外线照射的小鼠,环氧合酶2和前列腺素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IL-1β和IL-6亦显著下调。说明BT软膏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减少前列腺素2的释放,还可减少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生成,从而抑制紫外线所诱导的急性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