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历资料
患者女,78岁,因右手背肿块25年于2013年9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背桡侧皮肤出现一淡红色绿豆大小肿块,质地脆,易出血,自行予以穿破,后肿块迁延不愈,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右手背桡侧皮肤可见一直径约6cm的皮肤溃疡面,溃疡中央见一3.3cm×4.2cm菜花样肿块。
二、治疗方法
在局麻下行右手背肿瘤扩大切削术+电凝术。局麻后,沿溃疡边缘外0.5cm使用手术刀片切削法去除皮损,术后第2天行光动力治疗。光动力疗法:治疗时将20%的氨基酮戊酸(ALA)溶液湿敷于肿瘤上,覆盖面积超出皮损边缘0.5~1.0cm,避光3~4h,再行激光照射。以635nm为特定波长的艾拉-光动力治疗仪照射。术后光动力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
三、结果
皮损术后组织病理示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样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上皮样细胞呈巢团状排列,有角化珠形成;梭形细胞呈交错状、束状或杂乱排列,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核深染、多形。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P63部分(+),EMA(弱+),VIM(+),Ki67(80%+),诊断为肉瘤样癌。9个月后随访,手背皮肤可见浅溃疡,未发生瘢痕挛缩,附近淋巴结无肿大。
四、讨论
本例患者因肿瘤位于右手背桡侧,范围大,浸润较深,采用右手背肿瘤扩大切削术+电凝术,术后行光动力治疗,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了手部功能。
适用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神母细胞瘤、卵巢癌、乳癌以及各种肉瘤及肺癌等。
健客价: ¥40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 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健客价: ¥130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健客价: ¥118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 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健客价: ¥52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 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健客价: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