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有意思的“香菇皮炎”

有意思的“香菇皮炎”

2017-05-24 来源: 一个皮肤科医生笔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表皮灶性角化不全,高度海绵水肿及细胞内水肿,真皮浅层高度水肿,血管扩张,管周稀疏淋巴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

  香菇皮炎shiitakedermatitis于1977年由日本Nakamura首次报道,1992年他总结了自1974年4月至1991年4月间收集的51例香菇皮炎患者的特点:皮疹多表现为暗红色或紫色的条状肿胀性鞭打样外观,仿佛被鞭打后或接触荨麻或毒漆树后的毒性红斑伴用力搔抓所致,因此又称为鞭打皮炎(flagellatedermatitis)。患者起病前均有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香菇史,皮疹通常发生于食用香菇48h以后,持续10d左右。典型皮疹开始表现为躯干及肢体部位抓痕样线状分布的红斑,大多不痒不痛,继之表面出现红色丘疱疹,皮疹变硬肿,然后转为紫色的特征性凸出的鞭痕样外观,持续数天。皮疹通常没有接触毒漆树或荨麻引起的毒性皮炎样的在接触部位出现明显瘙痒的特点。

  长期以来该病局限于亚洲,以日本为主,与香菇主要在东亚食用有关。2006年英国报道首例欧洲香菇皮炎,2010年法国报道1例。目前研究认为,香菇皮炎是个体对于香菇中香菇多糖的毒性反应而不是过敏反应,患者对于香菇提取物的点刺反应为阴性。香菇多糖在加热时会被分解,因而只有生或半生的香菇可以导致反应。

  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表皮灶性角化不全,高度海绵水肿及细胞内水肿,真皮浅层高度水肿,血管扩张,管周稀疏淋巴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

  香菇多糖因其抗癌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日本总结了500例静脉注射香菇多糖的患者,其中9例出现鞭打皮炎反应,发生率约为2%。研究还发现,患者正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利尿药会促发或加重香菇皮炎发生。

  香菇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及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种植香菇的工人可以出现湿疹样皮疹,血液中可以查到香菇特异性IgE抗体,敏感个体可以出现对于生香菇而非熟香菇提取物的点刺实验阳性。香菇孢子可以引起慢性过敏性肺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