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可预防肝癌及其复发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病毒家族的成员,全球有超过20亿人感染HBV。HBV在肝细胞中复制,感染者发生HCC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10-100倍。肝细胞癌(HCC)增加了这些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死亡率也随之上升。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近几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很高,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很大,而且严重的肝癌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如果得了肝癌的话,及早进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早期肝癌能完全治愈吗?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病毒家族的成员,全球有超过20亿人感染HBV。HBV在肝细胞中复制,感染者发生HCC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10-100倍。肝细胞癌(HCC)增加了这些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肝细胞腺瘤癌变风险的分子评估及对临床治疗模式的影响也已引起关注[55]。总之,围绕临床关切的问题开展肝癌分子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模式的优化与更新[56]。
肝切除术的优点是肿瘤根除率较射频消融更高,问题是只有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患者可接受手术切除,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局限性。手术切除的其他缺点是相比肝移植来说,它的术后复发风险很高。
抗癌药的药理特性是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与血药浓度成正相关,在靶区或靶器官的浓度增加1倍,杀伤癌细胞数量可提高10倍以上,按细胞动力学的对数(logkill)发挥其作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比较,浓度更为重要,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作用时间再长,疗效也不会好。
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活动可能诱发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从而危及生命。要知道,癌结节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并发症,因此应积极主动着力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