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一口唾液就能预测肿瘤 肿瘤基因检测

一口唾液就能预测肿瘤 肿瘤基因检测

2019-07-26 来源:医瘤助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染色体是一种遗传物质,包含A、T、C、G四种碱基,所有生命的遗传信息都藏在这四种碱基不同的排列顺序中。生命在往下一代延续时,基因会进行复制,将上一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基因有极小的概率错误复制,从而改变了机体功能,这就是基因突变。

近几年,肿瘤基因检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热度居高不下。人们都对肿瘤有恐惧心理,找到预测方法当然是众望所归。现在,许多基因检测公司宣传,通过一管血、一管唾液、一丢丢口腔黏膜检测一下就能知道你将来得癌症的概率。这听起来就很神奇,正好迎合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简单来说,各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可大致"归功于"两大类,一类由父母体内遗传而来;一类则是由吸烟、接触有害射线等环境因素而引发的。在生命长达30亿年的进化中,基因起到了内在的决定作用。基因是染色体上的特定片段,具有遗传效应。

染色体是一种遗传物质,包含A、T、C、G四种碱基,所有生命的遗传信息都藏在这四种碱基不同的排列顺序中。生命在往下一代延续时,基因会进行复制,将上一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基因有极小的概率错误复制,从而改变了机体功能,这就是基因突变。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异常增生时,即会形成肿瘤。

基因检测的作用就是检测基因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致病,或是在未来是否有患病的可能。从理论上讲,DNA可以从身体的任何细胞中提取。

而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具有代谢旺、更新快、易脱落的特点,可以自然脱落到唾液中。这样的细胞具有完整的人类基因组DNA序列。近几年,国内的相关基因检测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一些不良商家就利用了人们惧怕癌症的心理,神化基因检测技术,诱导健康人群普遍接受唾液检测来获取自己的疾病预测信息。

现在商业基因检测项目鱼龙混杂,很多检测项目是直接将国内外基础科研文献中对基因功能研究的结果作为解读依据,常常参考的也是国外的样本库和数据库,缺乏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大数据信息。事实上,基因研究技术含量很高,是个庞大的工程,人类的很多基因秘密尚处于探索的初始阶段,此时用于健康人群的临床预测为时尚早。此外,各家基因公司使用方法和检测标准也有差别,加上试剂不一、使用的数据库不同,可能导致同一个人在不同公司做的基因检测,结果也会有差异。因此,万万不可把基因检测等同于疾病的早筛,更不可用来代替体检

精准医学是医学检测、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分子医学、分子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基因检测结果,需要既有生物医学专业素质,又对基因检测有深度了解的高层次生物工程人才来解读,现阶段,临床医生很难对基因检测结果全面理解,造成了从数据科学到医学的脱节。监管部门也亟需熟悉市场又精通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来协助制定相关的指导、实施和监督标准。

就目前而言,人类对基因的认知还不足以用它来预测癌症。

确定易感基因后,会不会发病?何时发病?并不能精确判断,另一方面,就算没有一个易感基因,也不能放松对疾病的警惕,辐射、化学、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内外环境因素,也可造成基因的损伤和变异,诱发某些疾病。即使是检测出自己携带了某种肿瘤易感基因,也不存在合理有效的药物或方法进行预防性治疗。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遗传了母亲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这使得她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明显升高,为了预防肿瘤,她先后接受了双侧乳腺和卵巢的切除手术,使患病机率骤降至5%。而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并不被公众所接受,多数人表示,并不会因为一个不确定会出现的肿瘤而接受手术切除。

哪些人适合做肿瘤基因检测?

需要明确是否符合靶向药物适应症的癌症患者

存在相关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长期工作或生活在严重污染环境中,甚至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癌物的人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