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中医治疗癌症 扶正培本法的治疗理念

中医治疗癌症 扶正培本法的治疗理念

2018-12-25 来源:中医肿瘤新思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扶正培本法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而是应该把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法都包含在内。

祖国医学中关于治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论之。治法有:扶正培本法、理气活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化除湿法、以毒攻毒法等。肿瘤为全身性的局部病变,病情复杂,虚实寒热夹杂,所以上述诸法又常配伍应用。

扶正培本法

祖国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生长过程是一个机体内邪正斗争消长的过程。肿瘤的形成是正气先虚,然后客邪留滞,引起一系列病变的结果。人的正气是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气虚弱则卫外无能,易受邪气(外界致癌因子)内侵,也就是在人体内部环境稳定性及机体内外相对平衡性遭到破坏的时候,致癌因子就能起到作用而导致肿瘤形成,并使肿瘤得以浸润、扩散和转移。中医理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肿瘤的形成被认为是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所致。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患肿瘤病之后,耗气伤血,久病致虚,导致正气更亏虚。而肿瘤在体内的能否控制、恶化、扩散及转移,决定于邪气与正气斗争的结果。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初步表明,扶正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扶正固本是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之一。

扶正培本法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而是应该把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法都包含在内。因而中医的“补之、调之、和之、益之”等法都属于扶正范畴。总的原则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古方中医治疗癌症法则之补气养血

(1)理论依据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难经?二十二难》中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的主要功能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作用;血的主要功能为营养和滋润作用,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者同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生理上互为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根据“气血同源”的理论,临床拟用补气养血法,气血双补,既可提高患者的机体状况,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补气养血法成为肿瘤治疗的常用法则之一。

(2)常用药物古方祛瘤散

(3)作用机制补气养血类药物的作用方式主要是调节整体处于低下状态的各系统、各组织的代谢,从而加强这些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增强抗癌能力,整个机体代谢的增强和改善相对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

古方中医治疗癌症法则之健脾补肾

(1)理论依据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乃人体阴阳之根本;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化生之源。而健脾补肾,既有利于正气的恢复,有力抗邪,又有利于放、化疗及手术治疗后身体恢复,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因而健脾益肾法是肿瘤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2)适应证适用于脾肾两虚之证。或晚期癌症,或久病消耗,或手术、放化疗后脾肾损伤,气血不足,髓海失充可用本法。应用时要注意脾虚与肾虚的侧重;更要注意补阳勿过,免伤阴动血;补阴勿过于滋腻,须配伍健脾醒脾之品。

古方中医治疗癌症法则之益气养阴

(1)理论依据肿瘤形成后,导致体液内环境失衡。此时要“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治疗宜采取养阴生津法,以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2)适应证多用于阴虚内热之证。养阴之品易滋腻,对脾虚胃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要慎用,或佐以健脾理气药,使其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是为益气养阴法。

(3)常用药物北沙参、天冬、麦冬等祛瘤散。

总之,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为虚证。最基本的病理特点一正虚邪实。因此,扶正培本法在肿瘤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扶正培本法并非十全大补,在应用时,必须通过多方辨证弄清虚在何脏何腑,属阴属阳,及其性质。在临床中扶正的同时也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关系。

临床上,根据病情早晚,病程长短,体虚程度,性别、年龄等情况分别进行调治,在肿瘤治疗中,要以辨证为依据,首重脾胃,要依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补益法。在运用补益剂时,要处处照顾脾胃,重视胃气的恢复,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