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中医七情理论与癌症防治之间的关系

中医七情理论与癌症防治之间的关系

2018-12-25 来源:中医肿瘤新思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临床上多数癌症患者在患病前后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志问题常见的有长期的抑郁、焦虑、恐惧等。关于情志致病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精神刺激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癌症属心身疾病。以中医整体观、阴阳五行理论作指导,医人为本、调治内伤七情调动患者内在的抗病积极因素,以达到促使患者康复,控制癌症转移,预防癌症复发也尤为重要。当下对癌症患者进行理化诊断、治疗为主流的诊疗时代,因情志心理问题引起的癌症诊治再认识越来越受到医者和患者的重视。中医认为情志过和不及均可导致疾病,故而情志的调治也可以治疗疾病。历代医家医人为本一直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更是突出了情志调治的首要性。目前对于那些无法治愈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包括症状、情志、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以调动患者自我身心的抗病能力达到提高患者带瘤生存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多数癌症患者在患病前后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志问题常见的有长期的抑郁焦虑、恐惧等。关于情志致病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精神刺激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人的正常情志活动是以脏腑气血作为物质基础,内伤七情太过或不及,引起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事实上癌症的发生发展多是情志不遂久则影响五腑的功能,使在内正气亏损,易致外邪入侵气机不畅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致终成积聚(癌瘤)。可见中医认识癌症致病的病因、病理过程重视强调七情内伤。

中医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中医防治癌症“医人为本”,调治七情体现在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多方面收集资料、分析处于不同病程阶段患者情况厦视患者的主观感觉和自觉症状以调畅情志达到改善患者不合理认知和负性情绪改变其不合理行为从而缓解躯体症状使五脏六腑气机通畅形神合一心身康复。不但使患者保持较高的带疾延年的生命质量,还可抑制和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患者在心态正常的情况下河以积极地配合医生实施治疗方案并为药物作用提供平稳的内、外环境这样无疑更有利于患者的癌症防治。

癌症患者从确诊至治疗、缓解、适应直到临终,沉重的心理创伤贯穿全过程。心理历程各阶段表现各有不同最初多是危机反应表现为震惊、焦虑或否认,随后治疗中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缓解期表现为焦虑、抑郁和疑惑等。临终期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和紧张等。但各阶段情志反应总为情志不遂。《续名医类案》云:“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即指调节情志治疗可据患者个性、特长、文化修养的不同鼓励患者转换环境接近自然,以排遣忧思、易转心志、养心悦身,从而忘却病痛促进机体康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