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肺癌 > 便血?那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便血?那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2018-04-07 来源:中美肿瘤会诊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或者是便后纸上有少量的血。

 都说便血、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等是痔疮的典型症状,这种病虽然很讨厌,但是大家都认为要不了命,往往自行处理,随便吃点药了事。殊不知,这种便血症状不仅是痔疮独有的,直肠癌也有类似症状。

 
咱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病例吧!

(一)便血当痔疮,30小伙确诊直肠癌
 
小王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今年刚满30岁,是一个政府公务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贤惠美丽,3岁的儿子活泼可爱。一年前,开始大便带鲜血,认为是痔疮,陆陆续续食用了不少治疗痔疮的药物,时好时歹,淅淅沥沥,总不断根。
 
2018年1月19日在肛肠科大夫的一再劝说下,才不情愿地来我们内镜中心做肠镜检查。
 
检查前,小王还满不在乎,信誓旦旦地说:“我这就是痔疮,肯定没别的事儿,有必要做肠镜么?”
 
结果,镜子刚进了10cm,就看到以下这个样子了:
 
当时考虑低分化浸润癌,1月20日,病理结果出来了:“(直肠距肛缘10cm处)小细胞恶性肿瘤,倾向于低分化癌,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分类”。
 
且不说,小王的妻子如何面对这一结果,三岁的儿子情何以堪,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如果在便血初期,不自以为是,引起重视,就做个肠镜,结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呢?
 
(二)大便出血“三原色”,轻松鉴别疾病类别
 
便血一般会分为三种形态: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这三种颜色形态,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红黄蓝”三原色一样,我将它称之为“便血三原色——黑、暗、红”。
 
1、柏油样(黑)多是上消化道出血
 
出现在上消化道——胃部与十二指肠附近。之所以将其称为“柏油便”,是因为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后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有时粪便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

(1)持续疼痛+呕血+黑便=胃癌
 
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主要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范围的大小。胃癌是我国的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4%左右,名列各类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
 
早期胃癌病人的很多症状可以跟其他的胃病相混合,加大了早期胃癌的排查难度。早期胃癌病人一般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
 
80%的早期胃癌表现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故有“隐形杀手”之称。因此,揪住胃癌的“狐狸尾巴”,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其实,只要稍加留意,胃癌还是有征兆可寻的。
 
(2)周期性上腹痛+黑便=胃溃疡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上腹部疼痛是它的主要症状。痛感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以出血、黑便、胃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3)呕血+黑便=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胃炎起病较急,有可能会导致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便,单独黑便的人比较少见。出血常为间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贫血。出血时还会有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4)上腹部疼痛+饥饿痛+黑便=十二指肠溃疡
 
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以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如果出现出血,会引起黑便。

2、脓血便(暗)大肠肿瘤或炎症
 
暗色便即为脓血便,指的是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暗色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例如:
 
(1)持续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秘/腹泻+暗色便=直肠癌
 
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慾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2)果酱式+排便困难+暗色便=结肠癌
 
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3)疼痛+里急后重+腹泻+呕吐+暗色便=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症状,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在少数病人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每天30次的高热与腹痛。

(4)腹泻+腹痛+暗色便=多发性肠息肉
 
多发性肠息肉又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多发性息肉多与遗传、饮食、炎症刺激因素有关,且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腹泻、腹痛、便血。便血常持续,后期伴有恶变。若继发感染,以上症状则加重,大便稀软、味臭、带有泡沫,有时带粘液脓血。亦有大便秘结伴里急后重感。此外若位于直肠下端较大瘤体,便后可脱出肛外,呈暗红色、乳头状肿物。
 
3、鲜血便(红)多来源于肛管直肠
 
红色便即为鲜血便,红色便大多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鲜血便一般来自肛管直肠疾病,例如:

(1)喷溅/滴落+无痛+鲜红=痔疮
 
痔疮是肛肠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不同分期的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严重时可能会有喷溅血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表现。
 
(2)无痛+血与粪便不混合+鲜红=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其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多数在体检时发现。若息肉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粘液。常见症状为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3)擦拭/滴落+便时疼痛+鲜红=肛裂
 
表现为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伴有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或擦拭见血。
 
(4)肿物+坠感+便秘+鲜红=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
 
那么说是不是仅仅依靠疾病的常见特征来鉴别病症就足够了呢?并不是。不管症状如何明显,在确诊之前,仅仅依靠经验或者文字,都是不对的,还应该更加关注疾病本身的具体特质。文中等号只是为了便于表述,并非绝对,一旦发现身体健康出现症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医,甄别病症,以免延误病情。
 
3、一指神功,能排查出80%的直肠癌
 
表小看肛门指检,这个是肛肠科医生的一指神功!
 
有时候自己看大便拿不太准,还是到医院求助医生吧。医生会给你做一个羞羞的检查——肛门指诊。就是把一根手指头伸进菊花里摸一摸菊花和直肠有没有问题,这样一个简单的检查就可以找出80%的直肠癌。
 
4、这些病可能也会让大便带血
 
1、痔疮: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或者是便后纸上有少量的血。
 
2、肠恶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粘液血便。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
 
3、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直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引起的大便出血。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
 
4、肛裂:便血不规则,时有时无,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
 
5、肠炎:常为间歇性便血,量较少,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
 
6、肛瘘:便血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
 
7、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8、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大肠恶变、直肠恶变引发的大便出血。表现为解黏液脓血便或暗红色血便,晚期恶变肿的大便有恶臭。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便血,特别是持续超过半年的便血必须要到医院就诊。因为即使是痔疮,长期出血也会导致贫血,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对身体的伤害也不容小觑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