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自古以来后宫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大戏,最叫人津津乐道了,一群中年少女一面嫌弃吐槽冷嘲热讽,一面捧着手机视频爱不释手,果然大家都是口嫌体正直的虚伪的人啊。
不过宫斗玩得最溜的还属武则天武奶奶,内斗得了小三,外打得了天下,最后一不做二不休,干死老公和儿子,自立为王,改朝换代。《甄嬛传》肯定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当年独揽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时段,我一度怀疑我家电视坏了,只能收到一个台?
不得不叫人感慨,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总是站了一群没用的男人~
哈哈,纯属开玩笑,各位老铁不要介意。
其实今天谈这个,是为了缓解界哥的尴尬,因为界哥发现最近几家厉害的杂志为了避孕药
防癌还是致癌的问题明争暗斗起来了。而界哥当时刚刚站队致癌,现在又爆出来防癌,这事儿,还有没有点谱了……
1吃还是不吃,这是个哲学问题
近期,发表在《JAMAOncology》上,题为《ModificationoftheAssociationsBetweenDurationofOralContraceptiveUseandOvarian,Endometrial,Breast,andColorectalCancers》的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界哥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要是我记性没问题的话,我之前好像刚发过一篇《NEJM重磅:
激素避孕药会增加
乳腺癌风险!还能好好
吃药吗?》。这不是赤裸裸地打脸吗?更重要的是,上个月刚扔掉好多避孕药,我的钱、钱、钱啊……
所以问题来了,上个月还在致癌的避孕药,这个月怎么就翻案了?你们这些杂志吵来吵去,有没有顾及过我们这些穷人的感受?
哼,休想欺负我读书少,界哥的小学英语可不是白学的,立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载原文来一探究竟!
2鸡同鸭讲:说的就不是同一种癌
历经千辛万苦,界哥终于获得了分别发表于JAMAOncology和NEJM的两篇研究原文,打开一看,恍然大悟,两篇文章说的根本就不是同一种癌!
去年12月7日发表于NEJM的研究《ContemporaryHormonalContraceptionandtheRiskofBreastCancer》[1]发现激素避孕药能够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而1月18日发表于JAMAOncology的研究[2]关心的则是口服避孕药能够降低卵巢癌和
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在发表于NJEM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丹麦180万名使用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共观察了1960万人·年,其中发生了11517例乳腺癌。
结果显示:
与从未使用过激素避孕药的女性相比,目前和最近使用过激素避孕药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对风险会有轻微的上升(HR1.20,95%CI1.14-1.26,P=0.002),发病率增加大约13/10万人·年,即每7690人使用1年的激素避孕药会增加1例乳腺癌病例。
似乎风险不大?赶紧去垃圾桶里翻翻,我的避孕药还在不在!
不过,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患乳腺癌的相应风险也会增加。
对于使用<1年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增长尚不显著(HR1.09,95%CI0.96-1.23),
但对于使用>10年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则确有增加(HR1.38,95%CI1.26-1.51)。
对于激素避孕使用年限<5年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增长会随停药而消失。
然而,对于使用年限≥5年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则可能延续到停药后(HR1.30,95%CI1.0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