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2块钱的柿子,却要花两千块治病
摘要:柿子、山楂中果胶和单宁酸含量较高,遇到酸性较高的胃液可发生凝固沉淀而形成植物性结石。
秋天是吃柿子的季节,但是吃柿子可有讲究,进食大量皮柿予或未来成熟柿子,在胃内积聚而形成固体性的团块,称为柿胃石,导致几小时至几天内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小K今天为大家摘录了一位医生问诊“柿石”患者的文章记录:
金秋时节,又到了吃柿子的时候,记起两年前的一个病例。
一天夜班,也是这个季节,一个72岁的老人来急诊科看病,原因是有轻微的恶性,还呕吐过。没有具体的定位体征,急诊科对于这种急腹症首先要排除是否
肠梗阻,拍了平片,结果有点可疑。于是,紧接着开了腹部CT。
CT图像出来了,我们的住院医看的很仔细:“小肠有点轻度扩张积液,杨老师,您看这是什么,食物残渣?”
“跟吃的有关系,但并不是食物残渣,小肠内很少会有食物残渣的”
我转过去问老人:“老太太,您最近吃过柿子?”
家人抢先回答:“是啊大夫,我妈就爱吃柿子,也不让她多吃,上周在家吃了两个后,说有点胃不舒服,就没再让她吃,真跟吃柿子有关系?”
是的,吃下去的柿子在老人的胃里和小肠里形成了结石,叫柿石,属于植物性结石的范畴,柿子、
山楂中果胶和单宁酸含量较高,遇到酸性较高的胃液可发生凝固沉淀而形成植物性结石。一般认为空腹时食入多量柿子、山楂时引发植物性胃石机会更多。这种结石,跟常规理解的胆囊结石和
肾结石等不同,看起来密度不高,而且里面含有气泡。如下图红箭所示。小肠里的柿石堵住了肠子,造成轻度梗阻的症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