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其它癌症 > 胃癌的医学营养治疗(一)

胃癌的医学营养治疗(一)

2017-12-08 来源:肿瘤代谢营养治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早期胃癌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很低,常不需要营养治疗,而中晚期胃癌则相反,很大程度上需要积极的医学营养治疗。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肺癌肝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201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0.5万,占全球胃癌发病的42.6%,有32.5万死于胃癌[1]。由于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当其发生恶性肿瘤病变时,主要的症状是消化道症状,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呕血、黑便、早饱等,随之而来的也是营养问题的高发生率。Pan[2]等的多中心研究表明,以BMI≤18.5kg/m2或血白蛋白<35g/L为营养不足诊断标准,26%的胃癌患者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足,抗肿瘤治疗后进行再次评估,营养不足发生率升高至39%;以NRS2002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40%的胃癌患者在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治疗后进行再次筛查营养风险为65%。于康[3]等的研究表明,胃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61%,营养不足发生率39%。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对患者临床结局及住院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前存在营养不足的患者治疗反应性差[4],治疗相关副作用发生率增加[4,5],活动力下降[4],生活质量下降[4,5],生存期缩短[4,5]。那么,医学营养治疗能否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结局?一项对进展期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研究显示,没有抗肿瘤治疗,仅在基础的症状治疗上给予积极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6]。对于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积极营养干预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在常规抗肿瘤治疗基础上给予恰当的营养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8]。

 
  然而,对于没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的患者,给予营养治疗,不但不利于预后,可能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9]。因此客观评价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十分重要,评价后如何进行干预也需要有路径规范可循。医学营养治疗是指临床条件下对特定疾病采取的营养治疗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评估(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诊断、以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及监测[10]。有研究表明营养支持小组按照医学营养治疗路径进行常规工作,对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住院结局[11]。其中营养风险筛查是重要的起始步骤,营养风险是指现有的或潜在的与营养有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如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等)的风险[12]。ESPEN推荐应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筛查[12]。如果存在营养风险,进行营养评定,包括:病史、膳食史调查、体格检查、人体测量、人体成分分析、实验室检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营养支持治疗计划。营养干预手段包括:营养教育(营养咨询、饮食指导、饮食调整)、肠内营养(管饲、口服营养素补充)、肠外营养(补充性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无论哪种治疗手段,均应保证营养素的目标需要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能量需求,可按拇指法则进行估算[13],对于能够下床活动的患者,按25-35kcal/kg/d(非肥胖患者实际体重)估算能量,对于卧床患者,按20-25kcal/kg/d(非肥胖患者实际体重)估算能量[13]。蛋白质按1-2g/kg/d(非肥胖患者实际体重)计算需要量[13]。
 
  由于早期胃癌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很低,常不需要营养治疗,而中晚期胃癌则相反,很大程度上需要积极的医学营养治疗。根据不同的临床治疗情况,所应用的营养治疗手段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数种情况: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放)疗的营养治疗、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术后辅助化(放)疗的营养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性胃癌姑息性化(放)疗的营养治疗、无抗肿瘤治疗措施晚期胃癌的营养治疗、终末期胃癌的营养策略。(未完待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