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其它癌症 >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2017-11-15 来源:中邦联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状腺癌中具有预后意义的遗传学改变包括RaS、PiK3a、PTEN、P53、aLK和BRAF。P53和aLK突变仅见于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一些侵袭性亚型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诊断技术提高使得一些亚临床甲状腺癌被早期发现是重要原因。

 
  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低分化癌、未分化/间变性癌和髓样癌,前三者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又称为高分化癌。大于90%的甲状腺癌属于高分化癌,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手术切除可治愈,即使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仍良好,属于低度复发危险因素。高分化癌的某些亚型(包括乳头状癌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鞋钉亚型和滤泡癌的广泛浸润型)呈现临床侵袭性过程,有较高复发率,称为高分化癌侵袭性亚型,预后较一般高分化癌差,但好于低分化癌,属于中度复发危险因素。
 
  未分化癌罕见,是恶性度最高的甲状腺癌,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即使灶性出现亦提示预后不良,TNM分期直接将其归入T4期。低分化癌临床及生物学行为介于高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之间。本文将对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现存问题进行讨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一、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几个问题
 
  1、需与乳头状癌鉴别的“毛玻璃样核”
 
  乳头状癌具有特征性的细胞核改变,包括毛玻璃样核、核大小及形状不规则、核增大、核重叠、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当肿瘤缺乏经典的乳头状结构,但大多数细胞具有典型核的改变时,仍可诊断为乳头状癌。另一方面,过度强调核的毛玻璃样或透明特点时,乳头状癌,尤其滤泡亚型易被过诊断。
 
  乳头状癌型细胞核可见于许多非肿瘤及良性肿瘤性病变,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甲炎)以及滤泡性腺瘤(腺瘤)。结甲和腺瘤中的透亮核常比乳头状癌的小,核膜轻度不规则,核沟不常见,并缺乏典型核内假包涵体。慢甲炎和桥本甲状腺炎(桥本)中细胞核也可呈毛玻璃样改变,并与乳头状癌细胞核大小相仿,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但前者很少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并缺乏纤维间质反应,多数细胞核较圆,大小和形状较一致,仅见少量核沟,常缺乏核内假包涵体。有意思的是,桥本中毛玻璃样核虽然仅部分符合经典乳头状癌的标准,但细胞存在RET/PTC重排,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桥本发生乳头状癌风险增加的原因,但是否应将桥本视为一种癌前病变或镜下多中心乳头状癌尚存争议。
 
  其他少见但需与乳头状癌鉴别的病变包括内分泌障碍引起的甲状腺肿和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TT)。前者镜下形态多样,以实性和微滤泡生长方式为主,可有乳头状结构,常伴纤维化,细胞可见显著不典型性,此时临床病史十分重要。组织学改变包括背景缺乏胶质或胶质显著减少、不典型细胞散在于增生结节之间而非结节内。HTT具有典型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细胞学易误诊为乳头状癌,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包括小梁状生长、伸长的细胞、散在致密的透明变物质、沙砾体以及Ki-67染色特征性细胞膜和胞质着色。HTT曾被认为是乳头状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长期随访证实为良性,应与乳头状癌区分开。
 
  近年来,甲状腺术前细针穿刺已逐渐替代术中冷冻切片得到广泛应用,穿刺道附近的组织学改变需与乳头状癌鉴别。在穿刺后的急性期内,滤泡细胞反应性地出现核增大、染色质显著空泡化,可酷似乳头状癌。新鲜及陈旧性出血、肉芽组织形成等支持修复性改变而非乳头状癌。随着时间推移,穿刺道周围可出现包膜扭曲、包膜/血管假浸润、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等。同时存在核的反应性不典型增生和间质纤维化时,很容易误诊为癌。因此,当细胞核的改变仅出现于穿刺道附近时,诊断乳头状癌需十分警惕。反应性细胞核常为圆形,核仁明显,缺乏形成良好的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此外,部分亚型乳头状癌细胞核的改变可较轻微,如滤泡亚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等,因此在诊断时不仅要考虑核的改变,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组织学特征,包括少量真性乳头结构、深染的胶质、硬化性间质、浸润性生长和脉管侵犯等。
 
  2、“真假”乳头状结构
 
  乳头状结构是乳头状癌的经典生长方式,需与乳头状增生(PH)鉴别。PH可见于结甲、毒性甲状腺肿和慢甲炎。滤泡细胞过度增生形成乳头状结构时,乳头轴心内常为残存滤泡和胶质,这种乳头由于缺乏纤维血管轴心而被称为“假乳头”,不易与乳头状癌混淆。但“真乳头”(即乳头间质为形成良好的纤维血管轴心)的出现是否一定提示乳头状癌呢?答案是否定的。PH和乳头状癌均可见到真乳头,并可有2~3级分支。PH和乳头状癌的区别在于:
 
  (1)被覆的上皮细胞不同,乳头状癌可同时见到前述六点细胞核的特征;而PH的被覆上皮与周围滤泡相同,细胞呈立方/柱状,核于基底部,极向良好,缺乏乳头状癌细胞核的特征。
 
  (2)乳头状癌常见间质纤维化、硬化,因此遇到纤维化结节时一定要做连续切片,寻找有无乳头状癌;而PH通常出现在结甲囊性变的背景中,乳头伸向囊腔中心,很少见到纤维化。
 
  (3)乳头状癌的肿瘤细胞巢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截然,常见间质和周围甲状腺实质浸润;而PH与周围结甲的滤泡相混杂,细胞一致或逐渐过度,不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GRAVES病中PH常见于弥漫性改变,但长期和治疗后病变可发生部分包裹性结节伴乳头状增生,以及不同程度硬化,此时结构和背景均酷似乳头状癌,并且乳头衬覆的滤泡上皮细胞核可呈轻度毛玻璃样改变。但前者细胞多为柱状,核位于基底,圆形且规则,缺乏其他乳头状癌细胞核的特征。此外,甲状腺实性乳头状增生结节也具有乳头状结构,但该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核素扫描显示高功能结节。病变有纤维包裹,常伴中央囊性变,乳头向囊腔生长。尽管多数结节缺乏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的特点,但一些病例,尤其伴嗜酸性变者常显示核沟及形成不良的核内假包涵体,鉴别点为细胞圆形,核仁明显,染色质均一。
 
  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
 
  PTMC为直径≤1CM的乳头状癌,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广泛应用,PTMC的检出率显著增加,在乳头状癌中所占比例高达30%。PTMC常紧邻甲状腺包膜下,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癌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较小的PTMC(<1MM)常呈滤泡性生长,缺乏硬化性间质;较大者(平均2MM)有明显的促纤维间质反应;包裹型PTMC相对较大,呈滤泡性或乳头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与经典乳头状癌相似,并常有RET/PTC1重排,提示该事件发生于肿瘤早期阶段。
 
  临床对PTMC应采取何种处理现存在较大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虽然其预后很好,但由于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并常多灶发生,应手术切除。美国甲状腺癌协会指南(2009)和我国指南(2012)建议限于一侧腺叶内且肿瘤≤1CM的单发乳头状癌、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无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行单侧腺叶切除,除此以外的乳头状癌需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TMC手术切除后与正常人群生存期相同,即使不手术生长也非常缓慢,甚至可以缩小,很少威胁生命;对于无临床症状、无高危因素的病例可随访观察,即使肿瘤增长后再手术也不影响手术结局。提示PTMC进展或复发的因素包括:术前超声提示双侧淋巴结转移、肿瘤≥7MM、BRAF突变及SDC-1过表达等。是否可将PTMC按危险度进一步分类,对有高危因素的PTMC行手术等治疗,而对绝大多数低危者随访观察,从而避免过治疗,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多灶性乳头状癌
 
  多发病灶在乳头状癌中较为常见,可表现为一个较大的病灶伴随多个微小病灶,或者全部为PTMC;病灶可局限于同侧腺叶,或累及双侧腺叶。若病理医师对送检标本仔细切开检查,多灶性肿瘤的数目会显著增加。放疗史和甲状腺癌家族史是其危险因素。多灶性PTMC合并桥本、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侵犯率均较单灶者高,但二者10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乳头状癌易侵犯淋巴管,造成甲状腺内播散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那么乳头状癌的多灶性是由于淋巴管侵犯而导致的甲状腺内播散,还是彼此独立的多中心起源,或两种机制均存在?由于多灶小肿瘤可显示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因此有学者推测多灶性小肿瘤可能是多中心独立起源;而较大乳头状癌伴多灶腺叶内小肿瘤更可能是淋巴管播散的结果。肿瘤的克隆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两种机制的存在,并提示形态不同的多灶肿瘤也可为单克隆起源。
 
  既然两种机制均可存在,其临床意义是否有区别呢?有学者认为两种机制发生的多灶性癌均具有侵袭性,临床处理应至少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但另有学者提出甲状腺内播散的乳头状癌比独立发生者淋巴结转移率高,并更易侵犯周围甲状腺,从而具有较高的TNM分期,应更积极地治疗。目前对双侧多灶性乳头状癌行全/近全甲状腺切除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但对仅限于一侧腺叶的多灶性PTMC应选择怎样术式尚无定论。
 
  5、免疫组织化学
 
  CD56、CK19、HBME-1和GALECTIN-3联合应用有助于区分良性和恶性乳头状病变。CD56在除乳头状癌以外的正常滤泡上皮及其良性和肿瘤性病变中呈弥漫性表达,而在乳头状癌中表达下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K19表达于大多数乳头状癌,但同时在结甲和滤泡癌中也有表达。HBME-1是一种间皮标志物,表达于乳头状癌细胞膜,除乳头状癌外还可表达于桥本中局灶具有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特征的细胞。GALECTIN-3表达于细胞胞质和核,在乳头状癌、滤泡癌及髓样癌中均有表达,同时也表达于部分腺瘤。后三种标志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特异性均较差,染色阴性可用于排除乳头状癌。
 
  二、甲状腺滤泡性病变
 
  在日常工作中常需鉴别甲状腺滤泡性病变,包括结甲伴腺瘤样增生、腺瘤、微小浸润性滤泡癌(MIFTC)和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广泛浸润性滤泡癌(WIFTC)大体上有明确的侵袭性生长,并常浸润甲状腺周围组织,很容易与其他滤泡性病变鉴别。
 
  1、甲状腺增生性结节与滤泡性腺瘤
 
  一般二者较易鉴别,但存在灰区病变,增生性结节可有部分或完整的纤维包膜,腺瘤内也可见间质透明样变、骨化、出血及囊性变等,此时可能会带来诊断困难。有学者提出结节内的细胞应有特定的生长方式,如微滤泡、巨滤泡或小梁状结构,并与周围甲状腺实质明显不同时才能诊断腺瘤。所幸它们均为良性病变,区分二者更多为学术上的争论,并无太多临床意义。克隆性研究提示二者的关系可能比我们之前认识到的要密切,腺瘤可能是从增生发展而来的,存在腺瘤样增生-滤泡细胞腺瘤的发展谱系。
 
  2、MIFTC与滤泡性腺瘤
 
  MIFTC术前诊断困难,超声对MIFTC诊断价值有限;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不能鉴别滤泡性病变;术中冷冻切片主要用于除外其他病变,对MIFTC诊断率仅40%。大体上MIFTC与腺瘤很难区分,包膜和血管侵犯是诊断MIFTC的唯一标准,因此要求病理医师对可疑为滤泡性病变者(腺瘤或MIFTC)全部取材,每块均带包膜及周围正常组织。其他提示MIFTC但非诊断性的特点包括:增厚且不规则的纤维包膜、实性/小梁/微滤泡生长方式、细胞密集、弥漫的核不典型性、核分裂象易见等。虽然包膜和血管侵犯对诊断MIFTC十分重要,但尚无统一标准,尤其对于不完全包膜浸润的诊断标准各家差异较大,多数人认为需要肿瘤细胞垂直于包膜纤维方向破坏包膜,呈蘑菇样浸润,同时浸润深度要大于包膜厚度的2/3甚至近全层才可诊断。但有学者认为肿瘤不规则浸润并破坏纤维包膜,即使未达包膜厚度一半也可诊断。包膜侵犯需与腺瘤或纤维化导致的肿瘤细胞陷入相鉴别。
 
  此外,术前行细针穿刺者可由于医源性因素导致包膜断裂、轮廓改变,酷似包膜浸润。此时提示人为改变的特征包括:陈旧性出血、间质修复性改变和肉芽组织形成等。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外科医师应避免术中切开肿物检查,大体检查应由病理医师完成。血管浸润的诊断标准十分严格,受累血管必需位于包膜上或包膜外,肿瘤内的血管浸润无预后意义;肿瘤需至少部分与管壁相连,同时突向管腔形成瘤栓或息肉,并要求有明确的血管内皮细胞被覆。管腔内不与管壁相连且无内皮细胞被覆的肿瘤细胞簇常为人工假象。血管瘤栓还要注意与血管内皮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旺炽性增生相鉴别。
 
  三、高分化甲状腺癌侵袭性亚型
 
  高分化甲状腺癌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诊断时>45岁、男性、肿瘤>4CM和甲状腺外浸润。与预后相关的病理因素包括:分化不良或实性区、血管侵犯和高级别组织学特征等。现已认识到至少6种亚型预后不良,属于中度复发危险因素。
 
  (1)高细胞亚型乳头状癌,呈乳头状生长,衬覆的细胞高至少为宽的3倍,胞质丰富嗜酸,具有典型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的特点;高细胞至少占肿瘤细胞的50%才可诊断,许多经典乳头状癌可有少量(常为5%~10%)高细胞成分,此时虽不够诊断高细胞亚型,但需要在报告中注明高细胞成分,因为这部分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也略增高。
 
  (2)柱状细胞亚型乳头状癌可分为包裹型和浸润生长型,后者是侵袭性肿瘤,易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需更激进的治疗;而当肿瘤有纤维包裹并局限于甲状腺内时,临床呈惰性,两型的组织学相似。
 
  (3)弥漫硬化亚型乳头状癌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比普通儿童型乳头状癌预后差,无病生存率低,但病死率并不高,肿瘤由于广泛钙化而质地坚硬,肿瘤可广泛鳞化,似子宫内膜癌的“桑葚样”化生。
 
  (4)鞋钉亚型乳头状癌,是一种新近认识的乳头状癌亚型,多见于女性,病死率高,报道的8例中50%死于该病。诊断该病需大于30%肿瘤细胞具有鞋钉细胞特点,即细胞核位于胞质中上方,突向腔缘,似鞋钉。
 
  (5)广泛浸润性滤泡癌。
 
  (6)广泛浸润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二者具有共同特征,即大体可见的广泛脉管和/或邻近甲状腺浸润,无完整包膜,肿瘤可取代整个腺叶并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具明显侵袭性,预后明显差于相应的MIFTC和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
 
  四、甲状腺低分化癌
 
  甲状腺低分化癌曾被称为“岛状癌”,可原发,也可从高分化甲状腺癌发展而来。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介于高分化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之间,5年生存率约为50%,显著低于高分化癌,若不治疗,可去分化为未分化癌。
 
  低分化癌在提出伊始诊断标准即存在争议,2004版WHO首次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2006年都灵会议将诊断标准进一步细化。根据都灵会议共识(下称共识),低分化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梁状、岛状和/或实性(TIS)生长方式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同时肿瘤细胞应缺乏经典乳头状癌细胞核的特征,并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之一:核扭曲、核分裂象≥3/10HPF、肿瘤性坏死。岛状结构是低分化癌的经典结构,被定义为围以薄层纤维血管的境界清楚的肿瘤细胞巢,细胞巢与纤维血管间隔之间常形成特征性的人为裂隙,缺乏典型的乳头或滤泡结构。单纯的岛状结构非常少见,常为TIS三种结构混合存在,其中以实性结构最为常见。由于岛状结构还可见于实性亚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为避免混淆,笔者建议该结构仅用于描述低分化癌。低分化癌肿瘤细胞常具有特征性的核,比经典乳头状癌细胞核稍小,圆而深染,核膜皱缩,仅偶见核沟,这可能是乳头状癌去分化后失去了其典型核的特点,但保留了核膜不规则的特征。但共识并未解决低分化癌诊断中的所有问题。
 
  第一,起源于高分化癌的低分化癌中低分化成分可仅灶性出现,但共识没有明确诊断低分化癌所需低分化成分的比例。有学者认为高分化癌中出现的灶性低分化成分不影响预后,仅当肿瘤大部分(>50%)由低分化成分构成时才可诊断为低分化癌,对于局灶性低分化成分应诊断为“伴岛状成分的乳头状癌或滤泡癌”。而其他学者认为即使少量(10%)低分化成分亦可显著影响预后。第二,共识中低分化癌不包括嗜酸细胞亚型,但之后研究发现,1/3的低分化癌具有嗜酸细胞特征,而嗜酸细胞与非嗜酸细胞低分化癌预后无显著差别。
 
  低分化癌的诊断主要基于形态学,当肿瘤具有TIS结构可疑为低分化癌,但缺乏特征性的核扭曲、核分裂或坏死时,P53阳性和Ki-67阳性指数≥15%可辅助诊断。低分化癌表达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广谱CK,其中TG呈特征性的核旁点状阳性。低分化癌肿瘤细胞的E-CaDHERiN膜表达不同程度丢失,被认为是决定甲状腺癌分化的关键事件。此外,胞质iMP3的表达也与低分化癌预后不良相关。低分化癌其他分子改变包括BRAF、KRaS突变和RET/PTC重排等。
 
  低分化癌的TIS结构需与其他肿瘤鉴别,包括实性亚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癌、髓样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转移性肿瘤和甲状旁腺肿瘤等。实性亚型乳头状癌多见于暴露于放射线的儿童,保留了乳头状癌典型的细胞核特征,缺乏坏死,遗传学改变主要为RET/PTC重排;在一般人群,发病年龄比乳头状癌和低分化癌年轻,局部复发率与经典乳头状癌相似,远处转移率和预后较经典型乳头状癌稍差,但总体预后好于低分化癌。
 
  五、甲状腺滤泡细胞性肿瘤新分类
 
  经典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分类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但这一基于形态的分类并不能充分体现患者预后,并存在诊断灰区。例如包裹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肿瘤常带来诊断难题,难题一是当肿瘤具有不确定的乳头状癌型细胞核改变时是否可诊断滤泡亚型乳头状癌;难题二是不完全包膜浸润(累及包膜厚度<1/2,或仅灶性肿瘤巢陷于包膜内)是否可诊断MIFTC。有学者提出新的术语来解决灰区病变的诊断:
 
  (1)高分化癌,非特指:包裹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肿瘤,伴有明确的包膜和/或血管侵犯,同时有不明确的乳头状癌型细胞核改变。
 
  (2)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包裹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肿瘤,伴有不明确的乳头状癌型细胞核改变,无血管侵犯,无或有不确定的包膜侵犯。
 
  (3)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包裹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肿瘤,无乳头状癌型细胞核改变,伴不明确的包膜侵犯,无血管侵犯。
 
  另有研究提示,不伴血管浸润的包膜侵犯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广泛的血管侵犯比有限侵犯者预后差,因此有学者提出将MIFTC进一步分为:
 
  (1)仅有包膜侵犯,无血管侵犯;
 
  (2)有限的(<4灶)血管侵犯,伴或不伴包膜侵犯;
 
  (3)广泛(≥4灶)血管侵犯,伴或不伴包膜侵犯。
 
  在上述基础上,日本学者根据患者预后提出甲状腺滤泡细胞肿瘤新分类,该分类根据包膜和血管浸润区分良恶性,无论有无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特点,分为:
 
  (1)良性肿瘤,主要为腺瘤。
 
  (2)交界性肿瘤,指伴或不伴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的包裹性肿瘤,伴或不伴微小包膜浸润,包括包裹性乳头状癌、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仅有包膜侵犯的滤泡癌,上述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时应归入低度恶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腺癌。
 
  (3)恶性滤泡细胞腺癌,又进一步分为4类:
 
  ①低度恶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腺癌,包括浸润性乳头状癌、伴有限(<4灶)血管侵犯的MIFTC,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②中度恶性/中分化滤泡细胞腺癌,包括伴广泛(≥4灶)血管侵犯的MIFTC、侵袭亚型乳头状癌(如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实性型、鞋钉型)、以及伴高级别组织学特点的包裹性乳头状癌;
 
  ③高度恶性/低分化滤泡细胞腺癌,包括低分化癌、岛状癌、伴间变转化的肿瘤和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的肿瘤;
 
  ④致命性滤泡细胞腺癌,即未分化癌。
 
  这一分类淡化了乳头状癌型细胞核在诊断中的意义,而更强调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特点,并充分结合患者预后资料,为甲状腺滤泡细胞肿瘤的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尚需大规模病例进一步验证。
 
  六、甲状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甲状腺滤泡细胞肿瘤的遗传学改变主要集中在两个信号通路:MaPK和Pi3K/aKT。MaPK通路在乳头状癌的发生中起核心作用,主要分子事件包括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和近来发现的aLK突变。Pi3K-aKT通路与滤泡性肿瘤关系密切,该通路激活常见于滤泡癌和aTC,以及部分乳头状癌和腺瘤。Pi3K-aKT通路激活与滤泡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可能促进腺瘤恶变,并进一步向aTC发展。乳头状癌在MaPK激活的基础上出现Pi3K-aKT通路的激活,可能是促进乳头状癌向未分化癌发展的原因。
 
  BRAF突变见于45%的乳头状癌,是乳头状癌重要的预后不良指标,与肿瘤侵袭性增加、复发率增加、肿瘤组织摄取放射性碘的能力降低和索菲拉尼耐药性相关。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检测BRAF突变可作为是否需要行淋巴结清扫的参考指标。
 
  RaS是继BRAF之后甲状腺癌第二常见的基因突变,是MaPK和Pi3K-aKT的共同激动因子,在甲状腺癌更倾向于激活后者。RaS突变可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因此可见于腺瘤,在滤泡癌中突变率高于腺瘤,提示是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早期事件。不同RaS突变与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N-RaS常见于滤泡型乳头状癌、滤泡癌和低分化癌,而K-RaS见于经典型乳头状癌。乳头状癌中RaS突变不常见,与分化不良相关。
 
  RET/PTC重排有10余种,最常见的是RET/PTC1和3,仅见于乳头状癌,尤其是放射性暴露相关乳头状癌和儿童型乳头状癌,二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但预后好。RET/PTC重排在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有结果提示与乳头状癌预后较好相关,尤其具有RET/PTC1的肿瘤,很少进展为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原癌基因拷贝数增加是甲状腺癌发生的另一重要机制,在Pi3K-aKT通路常见于PTK、PiK3Ca、aKT1等基因。拷贝数增加在未分化癌多见,提示其为甲状腺癌进展和侵袭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分化型癌中,PiK3Ca突变与其拷贝数增加是互斥事件,提示有二者之一即足够激活Pi3K-aKT通路促使肿瘤发生;但在未分化癌中,PiK3Ca突变与拷贝数增加常同时存在,这可能提示拷贝数增加可进一步放大PiK3Ca突变效应,促使肿瘤进展。
 
  PaX8-PPaRγ融合基因见于30%~40%的滤泡癌,在嗜酸细胞亚型中比例稍低,另外见于少部分腺瘤,偶见于滤泡亚型乳头状癌。肿瘤有该融合基因,患者较年轻,肿瘤较小,常呈实性/巢状生长方式,血管浸润较常见。
 
  七、甲状腺穿刺细胞学及分子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区分结节的良恶性,常用的手段包括甲状腺超声、FNa和术中冷冻切片。长久以来,术中冷冻切片是在超声基础上确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病变仅占14%。近年随着甲状腺FNa的普及,手术切除的恶性病变所占比例提高到50%以上。在FNa标本中,良性结节占72%,恶性占5%,尚有17%病变不能确定良恶性,后者34%术后石蜡证实为恶性,这一比例不容忽视。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分子手段寻找进一步的证据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常用的分子检测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基因突变及重排检测和基因表达检测(包括MRNa和MiCRORNa)。GALECTIN-3免疫组织化学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可用于常规检查提示甲状腺癌。BRAF突变对甲状腺癌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可用于辅助恶性诊断。MRNa的基因表达分类,对意义不确定的细胞不典型性、意义不确定的滤泡性病变、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可用于上述病变排除恶性,但对于可疑恶性的病例阴性预测值仅为85%。
 
  甲状腺癌中具有预后意义的遗传学改变包括RaS、PiK3a、PTEN、P53、aLK和BRAF。P53和aLK突变仅见于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aKT1突变见于转移灶,而在甲状腺原发灶中未见改变。上述基因改变可作为甲状腺癌侵袭性的指标。RaS、PiK3Ca和PTEN突变在低级别和高级别甲状腺肿瘤中均可发生,并且随着肿瘤级别升高突变率逐渐增加,它们同时出现提示甲状腺癌进展的可能。RaS突变,尤其是NRaS突变与低分化癌和滤泡癌侵袭性增加有关,可降低生存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