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异常的便便 或是肠癌给你带来的信号

异常的便便 或是肠癌给你带来的信号

2017-04-11 来源:莆田市肿瘤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跟其他癌症一样,有一些风险因素会导致大肠癌。事实上,许多大肠癌的风险因素均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即使你有下列任何一种因素,并不代表你会有大肠癌,只是代表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

  别误会,不是重口味哦!但是,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便便的色泽、形态、解便习惯等有所改变……这时你真需要找胃肠科医生好好检查一番。

  大肠癌怎么来的?什么症状表明你有可能患上了大肠癌?谁需要做粪检?什么时候要做胃肠镜?……关于大肠癌,今日带你一探究竟。

  大肠癌是怎么来的?

  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部份,包括结肠、直肠和肛门

  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会经过我们的消化系统而吸收,剩余的食物渣滓(即大便)最后经肛门并被排出。

  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不同的细胞所组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自我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以确保各器官能正常运作。

  癌症是由于身体细胞生长失去控制,令这些细胞异常生长并形成恶性肿瘤(即是癌症),甚至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损害。

  多种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下,部分大肠壁细胞异常地增生,形成大肠息肉

  大多数大肠癌由一粒细小的息肉开始。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有些会慢慢演变为癌症。这种变化可以历时10年或以上。

  若不及早治疗,癌细胞会侵入和破坏周围的器官,还可经血液和淋巴系统扩散至身体各部位。

  肠癌的风险因素

  跟其他癌症一样,有一些风险因素会导致大肠癌。事实上,许多大肠癌的风险因素均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即使你有下列任何一种因素,并不代表你会有大肠癌,只是代表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

  饮食习惯西化:常吃高脂油炸食物、低纤维饮食、红肉等会增加罹癌风险。

  有大肠息肉

  50岁或以上男性

  肥胖、运动量不足、抽烟、喝酒等

  有发炎性大肠疾病(如溃疡性大肠炎及克隆氏症)

  带有遗传性肠病的基因突变:家族中有大肠直肠癌家族史,或有遗传性的家族性息肉症候群

  大肠癌的常见病征

  大肠癌在病发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病征或病征不明显。

  大肠癌的常见病征:

  大便习惯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变(腹泻或便秘),并持续超过两星期

  大便带血或带有大量粘液

  大便后仍有便意

  腹部不适(持续疼痛、腹胀、饱胀或绞痛)

  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和疲倦

  一般而言,肿瘤长在左侧大肠的病患,因为肠道管腔较小,可能会出现大便变细、大便习惯改变;而肿瘤长在直肠的病患,甚至会有一直想解但解不干净的感觉。

  同时,一般而言,左侧大肠肿瘤病患较右侧大肠肿瘤易解鲜血便;肿瘤长在右侧大肠病患,因为肠腔较大,故发生症状时肿瘤可能已经长很大了,常以不明原因的贫血,或是因为贫血而出现疲惫或喘的形式就医后才被发现。

  筛检和治疗

  ☆50以上人群两年一次大便隐血检查是较合适的。

  所谓粪便隐血就是肉眼看不到的大便表面的血液残留,大肠癌或大肠息肉可能会因为分辨的摩擦产生微量的出血,这种程度上的出血也许无法为肉眼所见,但籍由粪便隐血检查却可以有效地侦测出。

  ☆一旦粪便隐血阳性就该就医进行大肠镜检查。

  医师会将内视镜深入病患的大肠至盲肠端后将内视镜慢慢回抽来观察大肠黏膜上的变化及确定是否出现肿瘤或息肉等病灶,并针对可疑病灶进行切片或切除。

  ☆微创治疗——内视镜大肠息肉切除。

  大多数的大肠癌是从大肠息肉开始转变的,息肉如果不处理,放得越久癌变的风险就越高。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息肉,通常会进行大肠息肉切除,以减低未来产生癌变的风险。

  此外,在息肉切除后,仍要遵照胃肠专科医师的建议进行追踪。而如果不幸发现大肠癌,针对一些早期的大肠癌可用内视镜进行切除,体表不会有伤口更不必切除部分大肠。关键是早发现!

  肠癌的预防

  预防大肠癌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平时大家可以观察自己的便便,如果色泽、形态、解便的习惯有所改变,应该及早就医,让专业的医师来为您检查。而针对5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粪便隐血筛检,更有助于减少大肠癌的威胁。

  此外,为了准确判断大肠疾病是否真存在,还需要通过去医院检查才能下定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