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复发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不是一个随机发生的现象,取决于肿瘤及其所侵袭组织的特性。一般肿瘤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转移,如果肿瘤细胞分泌生长因子或血管生长因子将促进肿瘤的转移,因此要想彻底治疗肿瘤,需要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特性入手。
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生长部位,通过各种途径的转运,在机体内远离原发部位继续增殖生长,形成同样性质肿瘤(转移瘤)的过程.在原发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原发瘤,在远处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转移瘤。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转移。
肿瘤细胞必须经过以下步骤才能完成转移:
1、癌细胞从原发实体瘤上脱落。
2、在细胞与细胞见的间质浸润性生长。
3、肿瘤血管生成
4、穿过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
5、在血液循环中以单细胞形式或成栓塞生存。
6、随血液/淋巴液在新部位的毛细血管床滞留。
7、从血管壁穿出。
8、侵润周围宿主组织成分,形成转移瘤。
肿瘤的侵袭
肿瘤细胞的侵袭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但尚未进入局部毛细血管/淋巴管的阶段。也就是发生侵袭随着肿瘤的生长,才会出现转移。侵袭和转移是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侵袭是转移的前提,但侵袭了不一定发生转移,而转移必定包括侵袭的过程。
肿瘤免疫阻断疗法可有效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转移扩散是每个癌症患者的噩梦,因为这意味着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也是癌症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癌细胞非常容易从原发病灶上脱落,脱落的肿瘤细胞随血液或淋巴流布全身,一旦条件成熟就会迅速生长,形成转移性病灶。因此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扩散是避免肿瘤恶化、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寿命的有效措施。
研究证实,肿瘤免疫阻断治疗能有效遏制癌细胞的的侵袭与转移。癌转移过程牵涉到细胞脱落、浸润、血液运行、着床、新生血管生成等,只要能够阻止上述一个或多个过程,就能抑制肿瘤转移。
肿瘤免疫阻断疗法正是针对肿瘤转移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从根本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肿瘤发生侵袭生长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出现转移,通过生物免疫阻断剂(灰树花D组分)激活人体免疫细胞(如NK细胞、CIK细胞、CD3AK细胞)和p53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使得肿瘤进展得到控制,控制在肿瘤侵袭的过程,新转移将不再发生。
免疫阻断疗法除了增强免疫活性,抑制癌转移和诱导癌细胞凋亡,免疫阻断剂(灰树花D组分)还可抑制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度,从而抑制肿瘤新血管的生成,阻止癌转移灶生成。
同时免疫阻断剂(灰树花D组分)对肿瘤细胞间的粘附和迁移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肿瘤的病变转移,对于尚未出现转移的早中期患者,它可以提高早期肿瘤手术的治愈率防止术后并发症。此外对于已经发展为晚期出现广泛转移的患者,免疫阻断剂可增加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放化疗的各种副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