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子宫癌 > 你要的宫颈癌筛查全攻略在这里!

你要的宫颈癌筛查全攻略在这里!

2017-03-14 来源: 洛阳九洲中医肿瘤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国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如何有效防治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而发展中国家是宫颈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重灾区”,如何防治这些棘手问题。别急,我们邀请了洛阳九洲中医肿瘤医院专家陈沛青主任倾囊传授宫颈癌筛查攻略,你想了解的内容都在这里,快来看看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2年全世界有超过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超过85%的病例来自发展中国家,而超过26万的宫颈癌患者死亡,其中近90%是发展中国家妇女。而据NCCR统计,我国2011年预估有超过87,000例新发宫颈癌,其中超过23,000例宫颈癌死亡。中国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如何有效防治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主流观点与指南推荐

  2012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协会(ASCCP)、美国临床病理协会(ASCP)等更新了宫颈癌筛查指南,建议无论性生活开始的年龄或是否有其他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对21岁以前的女性不应进行筛查。新指南提出女性筛查需遵循以下原则:

  21~29岁的妇女细胞学检查间隔时间由过去的2年延长至3年。

  在30~65岁无高危因素的妇女中,若细胞学及HPV检测2项检查均为阴性,可将筛查间隔时间延长至5年,若仅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则筛查间隔时间仍为3年。新指南中将HPV联合细胞学检查作为30岁以上妇女的最佳筛查策略。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则可增加频次,每年行1次细胞学检查。

  若近20年没有CIN2+以上的宫颈病变史,且近10年筛查阴性(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阴性或连续2次HPV联合细胞学筛查阴性),可将终止筛查的年龄提前至65岁。

  因良性病变(无宫颈CIN2+或宫颈癌病史)而行子宫切除术的妇女不需要再进行筛查。

  我国现状及合理筛查建议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医疗条件、资源配置程度及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都达到新指南的水平。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新指南具有规范筛查的特殊意义。

  目前,国内进行的宫颈癌普查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巴氏涂片,操作简便易行,对技术人员及实验设备要求不高,且检查成本较低,然而假阴性率及误诊率较高,故适用于经济落后地区大规模人群的宫颈癌筛查。虽然有很多医院也开展了液基细胞学检查法(TCT),但多为自费项目,不在体检或普查范围内,且TCT检查受取材、制片方法、染色技巧及诊断者主观性影响大。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各地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基层医院普遍存在TCT检查灵敏度低、漏诊率高的现象。而HPV检测虽提高了筛查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有所下降,且HPV检测成本高,实验室设备要求也很高,一般不适合于大规模筛查。

  综合上述情况,我国可能需结合妇科体检、巴氏涂片、TCT、HPV检测多种手段,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及医疗条件,个体化来开展宫颈癌筛查。

  筛查技术进步,助力早期诊断

  随着国内外对宫颈癌早期预防的重视,宫颈癌筛查技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病的病原学基础。目前研究的重点也放在如何早期发现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以更好地筛查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目前HC-2和快速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较普遍。与此同时,基因芯片技术、DNA定量分析技术等也在不断研发中。

  普及筛查,任重而道远

  宫颈癌作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各地都普遍开展了宫颈癌普查,各地区对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效果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调研。调研结果普遍提示,农村较城市、经济落后地区较经济发达地区的女性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认知程度较低,筛查率也欠低,且发现宫颈癌时中晚期较多,因此,对这些地区应加强宣教,提高筛查率,增强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

  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病原学基础,其他致病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包括:初次性生活过早、多次生育史、口服避孕药、性伴侣较多、有性传播疾病史、吸烟、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健康女性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性行为及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重视宫颈慢性病防治。这些基本知识应在“世界癌症日”中通过多种途径多宣传,帮助健康女性建立正确的性健康观念,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为临床医生,应该从我做起,不仅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宣传教育,更要从身边做起,不失时机地将宫颈癌预防知识传播给门诊和住院患者。另外,尽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尤其后者)多数无症状,但总有些不祥的“苗头”,如性交后出血等,对此,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的女性也应该有所警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