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结肠癌竟然转移到了这个地方?

结肠癌竟然转移到了这个地方?

2017-01-10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脑转移瘤的发病率已超过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从其来源看,肺和乳腺是主要原发部位,而结直肠癌占比较低,约为1%~4%。

  结直肠癌脉络膜和皮肤转移更是罕见。眼球葡萄膜由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组成。有报道显示消化道肿瘤的葡萄膜转移率仅为4%,而950例葡萄膜转移瘤的分析发现,睫状体转移只占2%(n=22),虹膜转移占9%(n=90),最多的是脉络膜转移(88%,n=838)。结直肠癌皮肤转移也很少见,发生率约在2.3%~6%。

  近期WorldJGastroenterol杂志发表了一个韩国“特殊”的结肠癌转移病例。

  诊疗经过

  女性患者,年龄78岁。2013年5月因上腹部痛和消化不良入院,给予胃十二指肠镜和结肠镜检查,发现疑似肿瘤并取组织活检,诊断为无转移性结肠癌(cT2N1M0)。

  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Ⅱ期结肠癌(pT3N0M0),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淋巴结(0/19)阴性。

  术后给予患者12个周期的5-FU+亚叶酸钙辅助化疗。辅助化疗6个月后,随访胸部CT发现4mm大小肺部结节,继续加重3个月;之后18F-FDG-PET/CT证实肺内结节为结肠癌血道肺转移。A:治疗前CT下肺内转移结节;B:卡培他滨化疗后CT下肺内结节;C:治疗前18F-FDG-PET-CT下肺内结节

  在发现肺内转移的同时,患者诉视力障碍,可触及头皮多发肿物。

  进一步眼眶CT和MRI检查发现,患者右眼鼻侧及右眼内强化肿块,诊断为脉络膜转移瘤。脉络膜新生物MRI,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A:对比增强眼眶MRI抑脂图像示肿物12mm×5mm;B:T2加权像;C:治疗3个月后的T1加权像。

  头颅CT显示右顶部和后顶部头皮增强肿块,病理活检证实为腺癌(见图4)。至此,该患者的诊断为结肠癌Ⅳ期伴多发转移(头皮、右脉络膜和肺)。

  少见的脉络膜转移

  结直肠癌脉络膜和皮肤转移罕见,一旦出现表示疾病已全身播散,预后差。姑息化疗或能控制疾病进展,抑制肿瘤转移。脉络膜手术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约7.4月。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不同性别和瘤种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女性最常见的原发灶是乳腺癌、结肠癌、黑素瘤、卵巢癌和肺癌。女性结肠癌皮肤转移的发生率约为9%。

  由于病理取材会损伤脉络膜,易导致血道转移,因此右眼内占位无法用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转移。脉络膜常见的原发恶性中是黑色素瘤,为了与转移瘤相鉴别,研究中运用眼眶的MRI影像学检查。

  MRI显示右眼内视网膜下肿物边界清晰,T1加权像呈低密度影,无强化;T2加权像呈高密度,符合转移瘤特点。

  对于脉络膜转移瘤的治疗,全身化疗、放疗、化放疗和玻璃体内贝伐单抗治疗均有报道。但是,现有文献没有针对结肠直肠癌脉络膜转移的合适治疗推荐。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