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康复护理 > 疼痛护理 > 癌痛患者不必担心药物成瘾

癌痛患者不必担心药物成瘾

2016-08-28 来源:凤凰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肿瘤治疗,越来越主张要做更多的人文关怀。肿瘤治疗不单单是科学,还有社会,需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姑息治疗就体现了,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甚至有尊严地死去,疼痛控制是最容易帮助病人实现这个目标的。

  疼痛阻碍癌症治疗

  癌痛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疼痛不仅会影响癌症患者的体质,降低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对肿瘤治疗的耐受力,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癌痛严重影响了癌症本身的治疗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它常常对患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他们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也让他们的家人饱受煎熬。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和治疗顾虑。

  很多患者对疼痛的重视和处理意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尽管疼痛学发展多年,很多患者仍认为癌痛不是病,仅把疼当成症状,因此无需特别治疗,患者们总想着还要着急治疗癌症,疼忍忍就好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误了大事,“有疼就得勇敢地说出来,疼痛得到控制了,才能把癌症治疗得更好。

  在我们国家,人们始终认为忍痛是勇敢的,讲疼便是胆小鬼,中华的传统文化始终教育人们要有忍痛的坚强意志。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很多肿瘤病人误认为“癌症就要痛,痛是癌症必经的过程”。甚至还有很多癌症病人认为,把疼痛跟医生讲了,医生就会只注意疼痛控制,不管肿瘤治疗。

  以往的众多研究还发现,中国的医生、患者、家属非常害怕吗啡成瘾,这也是阻碍癌痛治疗的重要原因。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多年的科普教育,医生对吗啡成瘾的恐惧率明显降低了,但公众对于吗啡还有很深的恐惧。

  曾有一个这样的病例扼腕叹息,胰腺癌晚期的病患已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疼痛让他没有一刻安宁,当医生建议用一些吗啡止痛时,病人家属认为吗啡是毒品,用后会成瘾,于是婉转相拒。再和病人沟通时,他也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不想成瘾。最后这个病人在病房里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周,因为害怕成瘾,他走得非常痛苦。

  用阿片类药物、吗啡类药物止疼从来不存在成瘾的问题,无论是癌症治疗的哪个阶段,只要出现癌痛便应该及时用药缓解,今后肿瘤摘除了,癌痛也消失了,病人(也)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不会存在成瘾问题。

  一片吗啡的力量

  临床中太多的例子让医生对于癌痛的治疗满怀希望。过年前病房里新收治了一位病人,根据患者描述的疼痛症状,医生只给他吃了一片吗啡。第二天患者的疼痛症状便消失了,感激涕零的家属居然跪地相谢。“为什么?”这一举动让医生很是费解。“谢谢您,终于让我们一家人可以好好过年了。”

  “虽只是件小事,但让我十分感动,吃一片吗啡,让这一家人可以非常开心地过年。”言语间医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诚恳地表示,“我们希望肿瘤病人不仅要活得长,而且要活得好。我们始终坚持,肿瘤科医生是治疗带肿瘤的人,而不是治疗一个肿瘤,我希望这个人能活得好,能活得长。”

  对于肿瘤治疗,越来越主张要做更多的人文关怀。肿瘤治疗不单单是科学,还有社会,需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姑息治疗就体现了,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甚至有尊严地死去,疼痛控制是最容易帮助病人实现这个目标的。

  世界卫生组织讲到肿瘤防治有三级,一级是病因预防,二级是早诊早治,三级就是控制癌痛和姑息治疗。现在国际上已经把疼痛定义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癌症是一种慢性疼痛。痛对人是有意义的,知道痛,才会更好地保护自己。但是痛一旦变成慢性的,对人是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的,只有副作用,它让人吃不好、睡不好、免疫力降低,影响跟家人的交流、情感的交流、社会交流,疼痛对病人来说只能是负面因素。因此,癌症病人的疼痛,这种慢性痛已经定义成一个疾病,癌痛本身是一个病,跟癌症一样需要治疗的。

  值得庆幸的是,疼痛治疗,单纯靠药物,90%是可以被控制的,因此并不难办到。而今急需要更正的是公众的理念,要让大家知道:“疼痛是可以控制的,疼痛是必须控制的,而且疼痛并不是肿瘤所无法避免的,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进行肿瘤治疗,可以帮助病人享受他的人生。”

  阿片类药物、吗啡类药物是全世界治疗癌痛的法宝。控制疼痛,癌症治疗满盘皆活。反过来讲,疼痛不控制的话,癌症治疗可能陷入死结。“医务人员对癌痛的治疗,要上升到提高肿瘤治疗品质、提高肿瘤治疗服务能力水平这一高度上来。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