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肝癌 > 一次性餐具致癌风险有多大?

一次性餐具致癌风险有多大?

2016-08-17 来源:39健康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餐馆里、小吃摊上,一次性的竹筷子、木筷子,一抓一大把,用完之后直接扔掉即可,不必反复清洗消毒,看上去既卫生又方便。就算环保组织因一次性筷子毁坏树木而呼吁抵制,这些年一次性筷子的增长速度也是每年必增.

  ●不合格的一次性消毒碗筷,极有可能残留化学洗涤剂

  ●三聚氰胺、塑化剂成前车之鉴,一次性餐具致癌的风险在于制作流程中加入的未知化学物质

  ●专家提醒,餐前用开水洗刷餐具碗筷,用处不大。最好不要在高温下使用

  一次性筷子也有“寿命期”发霉的一次性筷易致癌

  我们不能武断的说所有的一次性筷子都有问题,但是无论是哪种一次性筷都是有保质期的,这一点被许多人所忽视。卫生筷属于‘一次性食用具’,对于一次性‘卫生筷’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在每箱制品上应有制造厂厂名、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标志。而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中则明确规定,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生产日期,而且规定‘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超过保质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

  之所以强调保质期,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制作筷子的材料通常为竹子和木头,这些材料本身就含水,如果未进行密封保存,或者存放时间过长,很容易滋生霉菌。一般保质期不会超过半年。据专家介绍,一次性筷子时间长了会滋生各种霉菌,如果长期使用霉变的一次性筷子,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已经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像一些长期在外面就餐的白领,几乎每天都要使用卫生筷,碰到发霉筷子的几率就很大,长此以往会严重危害健康。

  据悉,温度在100C~350C、湿度达15%时,霉变竹签上的霉菌均能成倍增长。目前已发现200余种霉菌,黄曲霉素为其中之一,在等量的情况下,它的毒性是化学剧毒物氰化钾的10倍,比眼镜蛇、金环蛇毒汁还要毒,致癌作用要比二甲基硝胺强7.5倍,比致肝癌化合物“奶油黄”强900倍。

  质量堪忧的“一次性”筷致癌风险更高

  除了发霉,一次性筷子还存在多种健康风险因素。据某行业人士透露,为了减少成本,许多厂家用劣质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然后用硫磺熏蒸和工业双氧水漂白等方法给筷子“美白”,再用石蜡抛光让筷子手感更光滑。这样“加工”过的筷子上,存在多种化学残留。对此用硫磺熏蒸过的筷子,遇热就会释放二氧化硫,它会侵蚀人体呼吸黏膜,破坏呼吸系统。此外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残留在筷子上,会对人口腔、食道、肠胃造成伤害。此外,一旦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会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腹泻和呕吐。这些同样如果超标严重,而又长期摄入的话,会导致基因突变,给人体埋下致癌的风险。

  对于最近几年在不少中小型餐馆兴起的“消毒餐具”谢强主任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潜在风险不亚于过期卫生筷。之前就被媒体曝光这些餐具上面残留有洗涤剂,残留的化学洗涤剂对人体健康极具危险。

  用水烫下筷子消毒效果甚微该如何鉴别劣质“卫生筷”

  不少市民在吃面时喜欢将筷子放在热茶里烫一烫,认为可以起到彻底杀菌的作用,其实这样杀菌的效果是很有限的。筷子只有在100℃的沸水里煮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较理想的杀菌方式是使用高温消毒柜。

  此外,与一次性筷子相比,家用筷子更容易变质。因为家用筷子使用的频率高,且长期用水洗涤,导致筷子的含水量特别高,很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如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长期将筷子摆放在橱柜内,则可能让筷子变质的几率提高五倍以上。

  如何避免使用劣质“卫生筷”?专家表示首先可以用鼻子闻,被硫磺熏过的筷子木料气味很淡,相反会有一股化学的酸味;其次在挑选一次性筷子时不要选择太白的,好的一次性筷子多为木头的原色,有些淡黄色,过于洁白的筷子可能是经过漂白的;再者如果筷子发生弯曲或是已经有霉点,那说明其已经变质,这样的筷子切忌不要使用。

  注意!其它一次性餐具也需留意

  除了一次性筷子,人们在生活中还经常会接触其他一次性餐具,比如一次性刀叉、吸管、饭盒等。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目前市面上塑料一次性刀、叉、勺、吸管等物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还检测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价格越便宜、没有标识、颜色偏重的产品,上述问题存在的情况越严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杯也要注意,因为塑料中常添加有塑化剂,如果用塑料杯装热水或开水时,有毒的化学物质就很容易稀释到水中。且塑料的内部微观构造有很多的孔隙,其中隐藏着污物也容易产生细菌。

  对于在一次性餐具中加入的化学物质是否致癌,目前仅靠质检总局的检测是不行的,谢强主任表示,像三聚氰胺,塑化剂之前是允许在物品中加入的,值到大家发现若长期或超标使用时才会有致癌风险,而这些都不是一次性就能检测出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