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火热脓毒蒸灼耳窍
证候:耳流脓液或脓血,量多恶臭,耳内及同侧头面部疼痛,逐渐加重,伴耳鸣,听力减退,眩晕,或见口眼喎斜,张口疼痛困难。检查见外耳道深部及中耳腔有肉芽或息肉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颈及耳下淋巴结肿大。X线摄片及CT扫描可见鼓室周围及乳突骨质破坏,病理检查报告为鳞状细胞癌。
辨析:①辨证:以耳内疼痛,流脓血,检查见外耳道深部及中耳腔有新生物,组织活检查为鳞状细胞癌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脓耳脓毒久羁,引动肝胆火热上壅,火毒互结,发为癌肿,故见耳内有新生物。耳流脓液或带血,量多恶臭。火毒炽盛,气血壅滞不通,故耳内及头面部疼痛,耳鸣耳聋,眩晕。火毒流注走窜,故见颈及耳下淋巴结肿大。
体征
一、症状
1.耳漏:自外耳道流出稀薄水样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有恶臭味。常为早期症状。
2.耳痛:早期多为胀痛,稍晚则感耳深部刺痛或跳痛,夜间加重。常向面部,颞部,乳突区及枕部和颈部放射。后期疼痛转为持续而剧烈。
3.耳聋:发病早期为传导性耳聋,因常伴化脓性中耳炎而被忽视。后期病变侵犯内耳可出现混合性耳聋
4.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可至周围性面瘫,常为晚朗症状。若病变起于鼓隐窝或鼓岬处则面瘫可出现在早期。
5.眩晕:较少见,系病变累及内耳所至,多发生于晚。
6.其它颅神经受损:病变晚期可累及Ⅴ、Ⅵ、Ⅸ、Ⅹ、ⅩⅡ、颅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如复视,吞咽困难,软腭麻痹,声音嘶哑,伸舌偏斜等。
7.张口困难:由于病变向周围扩展侵及颞颌关节、翼肌和三叉神经可表现出张口困难。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火热脓毒蒸灼耳窍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散结。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柴胡10g,生地20g,赤芍10g,黄芩10g,栀子10g连翘10g,当归10g,三棱10g,山慈菇15g,蜈蚣10g,露蜂房8g,灸甘草6g。
二、其他疗法
1.枯轻散吹耳: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重楼酊滴耳: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手术切除:应及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