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中医治疗 > 如何“辨证施治”胃癌

如何“辨证施治”胃癌

2015-05-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胃癌属于中医“反胃”、“胃脘痛”、“噎膈”、“积聚”、“伏梁”等范畴。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三阳结谓之膈”。《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甚则呕吐,膈咽不通”。这些描述与胃癌、贲门癌表现相似。

  中医认为本病是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或感受外邪,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气滞血瘀,凝结于胃而成。正如《诸病源候论》曰:“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气结,气结则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奇效良方?翻胃门》谓:“夫反胃者,本乎胃。多因胃气选遂,饮酒过伤,或积风寒,或因忧思悒怏,或因蓄怒抑郁,宿滞痼癖,积聚冷痰,动扰脾胃,胃弱不能消磨谷食,遂成此症”。因此,辨证施治十分重要!

  (1)肝胃不和型

  主证,时时作痛,或痛及双胁,嗳气或呃逆,吞咽困难,呕吐反胃,舌淡红,苔薄白,脉弱细或沉细。

  治则,降逆止痛。

  (2)痰湿凝结型

  主证,或隐隐作痛,呕吐痰涎,面黄虚胖,腹胀便溏,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腻、脉细濡或滑。

  治则,健脾和胃。

  (3)气滞血瘀型

  主证,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胀满不欲食,呕吐宿食或如赤豆汁,或见柏油样大便,舌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细。

  治则,化瘀止痛。

  (4)脾胃虚寒型

  主证白,神倦无力,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呕吐清水,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四肢欠温,浮肿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缓或细弱。

  治则,健脾和胃。

  (5)胃热伤阴型

  主证,时有隐痛,口干欲饮,喜冷饮,或胃脘嘈杂,饥不欲食,纳差,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舌质红或绛,或舌见裂纹,舌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6)气血双亏型

  主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自汗盗汗,或见低热,纳呆食少,胃脘疼痛或有肿块,食后胃胀,形体消瘦,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健脾和胃。

  注,并贯穿于各个阶段,故属于胃癌患者共有的临床特征。因此,益气健脾法是中医治疗胃癌最常用的治法。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此类药物多为甘缓之品,柔而不烈,可大剂量使用。一般来说,胃癌初期治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中期治以补虚降逆,消痰涤饮;晚期治以补虚升提为主。

(实习编辑:庄智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